烧伤科医生曝所有胶原蛋白保健品美容是骗人的

2013年05月21日 02:39  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温薷)前晚,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烧伤超人阿宝”通过微博表示,所有口服胶原蛋白保健品“全是骗人的”,引发热议。朝阳医院皮肤科专家曹梅称,胶原蛋白通过消化道途径很难作用于皮肤。

  医生称口服胶原“无效最好”

  昨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烧伤超人阿宝”的微博得到了不少医务工作者的声援。“急诊科女超人于莺”转发表示“大家就别再浪费钱了”;有营养学研究人员称,胶原蛋白是动物蛋白中质量最差的蛋白,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

  截至昨日18时,该微博已在20小时内被转发31601次。有网友称服胶原蛋白“有效果”,“烧伤超人阿宝”表示,“吃高价胶原蛋白(肽)美容,无效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有效反而危险,因为里面几乎肯定添加了雌激素。”

  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专家曹梅认为,该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但胶原蛋白通过消化道吸收的途径确实不可靠,不太可能因此达到美容效果。

  网售口服胶原价格迥异

  近年来,作为保健、美容产品,市面上不断出现口服胶原蛋白类产品。据媒体报道,2002年,作为国际美容界的首创,口服胶原蛋白食品研制成功。目前,市场上口服胶原蛋白有多种剂型,包括粉、片剂、胶囊、口服液等。

  记者昨日登录京东商城[微博]网站输入“胶原蛋白”,共搜索出1180种保健品。其中,这些产品价格相差较大,比如同为口服液体胶原蛋白类,一款液体水解胶原蛋白473毫升2瓶装售1018元;而另一款50毫升口服液仅售19.8元。

  ■ 焦点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烧伤超人阿宝”本人及科普专家、医院皮肤科专家,试图验证“口服胶原无用论”,并解析胶原蛋白及其作用。

  1 胶原蛋白和皮肤有何关系?

  胶原蛋白多皮肤弹性好

  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专家曹梅介绍,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含量高,皮肤弹性会比较好。如年轻人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含量相对较高,随着衰老,胶原蛋白含量下降,皮肤含水量降低,出现皱纹等。

  “烧伤超人阿宝”认为,从出生到衰老,人体胶原的构成比例会有变化,这是正常过程,不是口服营养能改变的。

  果壳网科普专家瘦驼表示,目前还没发现在皮肤衰老过程中,“缺了什么,口服能补到皮肤里”。“一个20岁的人和一个60岁的人吃的东西可能没什么区别,关键是身体代谢、更新能力的下降。”

  2 外用胶原蛋白有效吗?

  皮下注射仅短期内有效

  瘦驼表示,医疗上用到的胶原蛋白、水解蛋白,通过皮肤吸收的概率非常低。目前作为一种化妆品添加剂像“胶原面膜”等,都是噱头。

  曹梅介绍,胶原面膜不管是作用的时间和作用量都不够大,不能解决皮肤实际问题。对于皮下注射,目前主要是为解决比较深的皱纹。“胶原蛋白打进去之后会被人体吸收掉一部分,其他部分会对皮肤起到一个填充的作用,在一段时间内,皮肤看起来会细一些,丰盈一些。”

  3 吃胶原蛋白有副作用吗?

  部分产品长期服用不安全

  “烧伤超人阿宝”强调,如果吃了胶原蛋白之后有效,里面肯定是添加了一些激素类物质,比如雌激素,会使人皮肤变得细腻。但长期服用雌激素会增加妇科肿瘤的患病几率,比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等。

  曹梅说,口服胶原蛋白产品的副作用取决于是否添加了其他成分。就她接触过的一些产品而言,她认为“长期服用不是很安全”。

  4 胶原蛋白有用吗?

  口服无法直接美肤

  “烧伤超人阿宝”介绍,胶原作为蛋白质,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不可能仍以蛋白形式被吸收,而是逐步被分解,最后全部被还原成氨基酸。经肝脏等代谢途径后,有的转化为脂肪,有的转化为葡萄糖,还有一部分仍以氨基酸的形式参与人体组织的修复、重建和代谢更新,根据机体需要统一分配。不会“吃胶原蛋白补胶原蛋白”,直接输送到皮肤,“这从生理学上是不可能的。”

  瘦驼表示,胶原蛋白口服后,和其他蛋白类食品一样都会转化为氨基酸。

  曹梅也认为,胶原蛋白通过消化道吸收的途径不可靠。像市面上保健品制成胶原口服液等,通过消化道吸收不了多少。再运送到皮肤之后起到美容的作用,是不太可能的。

(原标题:医生微博称口服胶原美容系“骗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外媒称促成金正恩访华是朝鲜特使使命
  • 体育NBA-詹皇3双 热火加时绝杀步行者 视频
  • 娱乐张歆艺杨树鹏确认已领证 曝病榻前求婚
  • 财经北京单日卖地35亿 政府控房价决心遭质疑
  • 科技深圳市交委:打车软件不成熟影响监管
  • 博客芮成钢:当名人是种遭遇 恐怖龙卷风(图)
  • 读书市委管家权力博弈:秘书长大结局
  • 教育少年留洋热潮:家长嫌孩子在国内太累
  • 育儿海关总署辟谣:奶粉限邮令是假消息
  • 罗天昊:卖不卖出海口?考考朝鲜朋友
  • 叶檀:中国应停止大学扩招
  • 黄小鹏:安倍的第三支箭能射多远
  • 李光斗:中国特色的交接班模式(组图)
  • 冉学东:新型城镇化舆论或将淡化
  • 商寅泉:楼市最好的调控是不调控
  • 谢作诗:固定汇率真的不合时宜了吗
  • 陶冬:中国的统计数据很神奇
  • 安邦智库:美国国债市场风险值得警惕
  • 张化桥:中国的就业机会被监管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