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开毒胶囊背后的利益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4日 09:38  21世纪网

  编者按

  当工业明胶变成药用的毒胶囊时,它引发的恐慌是显而易见的,毕竟人类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存和安全,而食品和药品安全与否,直接与这两个最低层次的需求密切相关。

  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说,一天服六个胶囊没有吃多少铬,不要恐慌。

  可以理解,该专家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公众的恐慌。

  但是,作为卫生部专家,他代表所在机构发言时,不能忘记一个前提:那就是——每天吃六个毒胶囊对人体有害无害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工业明胶做药物毒胶囊是另外一回事。

  换句话说,到底毒胶囊有没有死人,吃不吃出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拿工业用的东西给人吃,前者是结果导向,后者是原则导向。

  这是底线和原则问题,好比说,每天往你饭里加一点老鼠药,未必会毒死人,但是问题在于,根本就不该往饭里加老鼠药。

  所以,专家如果只谈知识,不谈常识,引起公众反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单纯的指责和愤怒的情绪表达,可能可以短暂舒缓公众的紧张情绪,但是对于事情本身的解决却未必有益。

  所以,我们决定回到理性和冷静的道路上来,去认真调查研究如下问题:

  1、为何工业用的明胶会流入食品和药品领域,到底是多大的利益驱动,中间又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2、新昌作为胶囊生产基地,为何要做有毒胶囊这种自毁长城的生意?有什么样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成因?

  3、像修正药业这种企业,一个月的广告额就高达3.6亿,为什么要省下胶囊的几厘钱呢?哪怕是把广告费用稍微砍掉一点,也不至于在成本上克扣这么厉害。

  4、目前国内医药产业,为何会频频出现类似的药品安全问题,相对照而言,发达国家的医药领域,如何控制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有何借鉴之处?

  我们试图通过调查,完整而详细地理解这个现象——工业用品如何流入食品和药品,并且大行其道,只有通过对每个环节的利益分配和机制变化的梳理,才能明白这个产业为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情况。

  所以,愤怒之后,理性的第三方调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报道,能够对监管部门解决问题有所帮助、能够让公众理解工业品流入食用和药用领域的背后成因、能够让更多的人去思考如何调整这种利益格局,真正做到长治久安。(21世纪网 周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