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曝老酸奶行业内幕可怕 奶业巨头澄清无关传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0日 13:58  新华网
新华网配图。 新华网配图。

  “转发自调查记者的短信,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4月9日,央视主持人赵普的这条神秘微博犹如一剂“猛药”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微博一经发布,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短短5个小时内,转发数量达120052次,评论有22155条。虽然赵普并没有对相关“内幕”展开详述,但仍然引起了不少网友对于老酸奶和果冻食品的担忧。不过,再次登录新浪微博时,发现赵普已将该条信息删除。

  老酸奶、果冻与破皮鞋本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几条微博却将三者联系在一起。微博曝料老酸奶行业“内幕可怕”。这让从2010年一直火爆到今的老酸奶,遭遇一股“寒流”冲击。一时间,关于老酸奶的各种评论蜂拥而至,甚至出现了“再也不吃老酸奶”等论调。各种疑问也接踵而来,老酸奶是不是最天然的酸奶?是不是营养价值比其他酸奶高?是不是比其他酸奶安全……

赵普“老酸奶微博”白天火了晚上删了

   “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央视一套《晚间新闻》主持人赵普突然发布一条微博,称老酸奶行业“内幕可怕”,短时间内引起无数转发。赵普自2006年起担任央视一套《朝闻天下》主持人,2011年8月起调任同频道每日22点播出的《晚间新闻》主持人,曾因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直播主持中激动哽咽而广为人知。昨晚10点,赵普没有出现在《晚间新闻》中。

  无独有偶,某报朱姓调查记者凌晨也在微博上说起同一话题。他表示,自己8日晚与央视一哥们闲聊,对方劝说以后别吃酸奶和果冻,并打了一个通俗比喻“哪天你们扔了一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的肚子了。”他同时说,央视哥们透露今年“3·15”晚会曾想将相关片子作为重头,可惜没播。该微博转发数也很快超过3万。

  网友联想某报朱姓记者微博和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先前的调查报道,猜其所指为烂皮鞋所制工业明胶最终流向老酸奶、果冻等食品业的内幕。由于影响不断扩大,赵普和朱姓记者分别删除微博。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化学的安教授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表示:“酸奶中成本最高的还是牛奶。不过明胶含量应该不会过量,因为国家对这个量的使用标准比较宽,比如规定最多不得超过5克。而大多数时候,只需要一两克,生产厂家也不会多放,这跟防腐剂不同。”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生阮光锋表示,目前没有鉴别酸奶是否有皮革水解成分的简便方法,检验方法都比较复杂,需要大型仪器设备。

  范志红介绍,一般来说,消费者是无法从食品的外观和味觉体察其中添加明胶的类别。可以参考的是,肉皮冻、水晶蹄、火腿肠、沙拉、布丁、果冻、肉罐头、弹性糖果、肉丸子、灌汤包、雪糕、冰激凌等等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的食用明胶比例较大,有的添加比例接近百分之百。消费者在选购这些食品时,需尽量选择有生产资质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如果产品的售价远低于市场一般水平或者生产来源不明,消费者则需谨慎购买。

  乳品专业博士朱鹏昨天在接受果壳网健康微访谈时分析,没有理由将质疑对准整个行业,正规大企业若使用工业明胶所能降低的成本微乎其微,但是带来的品牌风险却是巨大的。所以,消费者可选择较大品牌,避开一些三无以及山寨品牌。“工业明胶用于食品”的传言目前尚未最终证实。综合分析成本、流程等方面,全行业都违规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青海老酸奶受追捧,各地众多奶企纷纷争相“卖老”。

  奶业巨头澄清与传闻无关

  据北京日报报道,生产老酸奶产品的君乐宝、光明等多家厂商,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尚不清楚相应情况,不方便对外发表正式评论,但均强调其产品都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生产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