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家银行限制存折使用范围 分析称背后暗藏猫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6日 14:28  财经网

  【《财经》综合报道】2月6日,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有消息称,北京工行、建行等银行停止办理存折业务,一时间“存折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卡时代”的说法引起各方关注。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虽然多数银行仍重申存折业务暂时没有改变,但在不少银行对存折业务采取了消极对待的态度,或办理存折的时间过长,或不具备全国通存通兑功能。分析认为,银行这种“限制”存折业务的背后暗藏“大算盘”。

  记者了解到,就在上周,有北京媒体披露,在北京,不断有银行表示“存折将退出历史舞台”,在实际办理过程中,要么是不能新开存折,要么是存折满页需要换的时候不给换,必须换成卡。

  与北京农商行在官方网站上的说法类似,银行客服对此回应亦使用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无纸化办公。虽然多数银行客户对这一方式的改变并无异议,也认为“以卡代折‘符合’方便环保”的历史趋势,但在一辈子用惯了存折的老年客户看来,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卡上什么也看不见,不像存折,取了多少,还剩多少,一笔一笔,白纸黑字,一清二楚”,不少老年客户都有这样的忧虑,新的电子操作方式学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记住。

  昨日,记者通过调查广东省内的银行了解到,目前仅有工商银行等少数银行在对办理存折进行调整,其他多数银行的存折业务办理仍没有发生改变。但使用“限制”却处处可见。

  工商银行的客服人员表示,目前不少网点都不再开办存折,“具体到每一个网点,如果网点还有存折剩余,客户还可以申请办理存折,不然的话就只能办理卡了”。北京的媒体则披露,在工行,旧的存折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满页之后就需要换成卡,新的活期或者定期的存折以后都不会再开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关于银行“暴利”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广泛质疑,银行暴利由来已久,但是如今被公开指出其利润超过了烟草石油等垄断行业,这一结论依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银行获取“暴利”的原因,除了享受到“高利差”之外,最受质疑的就是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数据显示,收费项目在7年时间里增加了10倍。

  业内人士指出,“以卡代折”表面上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银行背后的“算盘”亦是想通过大力发展卡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相较办存折“不收取工本费,不收取年费”,银行卡普遍存在着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多种费用。

  不仅如此,银行卡还可为银行创造不菲的中间业务收入,如开通网银、购买理财产品等方面,银行卡都比存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推行银行卡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由于银行具有相对强势的地位,在发展银行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客户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一刀切推进的方式有显失公平的嫌疑。

  记者了解到,在发达国家,公平的银行服务法案起到了较好的约束作用,在利润面前,简单要求银行“公平”已不现实,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或是老百姓免受银行盘剥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