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销售过期馒头涉嫌犯罪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2日 14:16  法制晚报

  上海出现染色、过期馒头 上午记者探访北京部分超市暂未发现 中消协律师团团长—— 销售过期馒头涉嫌犯罪

  昨天,央视对上海华联等超市涉嫌销售染色馒头的事件进行了报道,称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以下简称“盛禄”),涉嫌将白面染色制成的馒头在上海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报道同时称,“盛禄”还有更改生产日期、随意添加防腐剂和甜蜜素等行为。

  上午记者从北京部分超市了解到,超市的主食类产品有的是“自产自销”,有的也由外面厂家送货。目前均销售正常。

  北京工商12315热线上午表示,工商在例行检查时没有发现问题,目前也没有接到关于染色馒头的举报。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则怒指上海“过期馒头”涉嫌犯罪。

  记者调查

  运输公司院里“藏”个食品公司

  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记者看到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桩馒头、玉米馒头和紫米馒头。

  从这些馒头的外包装上,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厂家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地址是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

  3月29日,记者来到了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门口的牌匾上写的是上海福鑫运输有限公司。院子里有许多厂房,有生产轴承器件的,也有翻新座椅的。

  在院子的一角,记者看到地上摆放着很多盛放馒头的包装箱,一些工人正在忙着搬进搬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这里就是“盛禄”。

  进入二楼,一名工人正在给已经包装成袋的馒头贴标签。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正在贴标签的工人,给前一天生产的馒头也贴上最新的生产日期:30日。工人说,这是公司的规矩,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按照进超市的时间标注。

  过期馒头泡水成“新馍”

  在旁边的角落里,记者看到地上还堆放着很多包装好的馒头,这些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是3月22日。工人告诉记者,这是从超市里退回来的,可以再加工利用。

  在加工车间记者看到,这些回收来的3月22日的馒头,被工人从包装袋里取出来,直接倒进了和面机。在一台和面机里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放进去了20多个回收回来的馒头。

  随后,工人把两桶水倒进了和面机,将馒头充分浸泡。5分钟后,工人又把两袋面粉倒进了和面机,与泡软的馒头一起搅拌了起来。和面机的对面是一台馒头机,把面填进去,在出口就能直接滚出面团了,然后面团被放在一个个铁盘子里,准备进入蒸箱。在蒸馒头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地上满是污渍。10多分钟之后,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就新鲜出炉了。

  工人说,这样混合,一次能出150个馒头。

  在馒头的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把刚刚蒸熟的馒头装进塑料袋,每个塑料袋装4个馒头。在包装馒头的过程中,工人们都没有戴手套,也没有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

  包装完成后,每袋馒头被贴上不同种类的标签,随后,一箱一箱的馒头被发往市场。

  “玉米面”竟是白面染

  在高桩白馒头的标签上,消费者能看到白砂糖和维生素C,可实际上,“盛禄”添加的不是白砂糖而是甜蜜素,还加进去了防腐剂山梨酸钾,而这两样添加剂根本就没有标注出来。

  在整个的馒头加工过程中记者发现,工人们在添加各种添加剂时非常随意,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想添加多少就添加多少。

  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发酵面制品的食品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并没有山梨酸钾,而允许添加甜蜜素的食品种类是烘焙/炒制坚果与籽类,并不包含发酵面制品。

  在玉米馒头的标签上,食品添加剂也标注了维生素C,然而,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在制作玉米馒头的时候,工人也同样是把回收回来的白馒头、玉米馒头倒进和面机里,在向和面机里倒水之前,这名工人先是往两台机器里分别倒了一碗玉米面,随后他又拿出一罐橘红色的粉末,挖了两勺倒进了和面机。

  这罐橘红色粉末的包装上注明,这是一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这名工人告诉记者,把这种着色剂加在和面机里,白面就变成了玉米面的颜色。两袋足有100斤的白面、一小碗儿玉米面,再加上这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和超市退回的馒头,白面被染成黄色,漂亮的淡黄色“玉米馒头”就出炉了。

  销售抢手5分钟就没货

  工人说,他们每天生产3万个馒头,会发往上海三四百家超市。3月30早晨6点多,记者在“盛禄”门口看到,工人正在把加工好的馒头装上车,记者跟上了这辆货车。

  上午9点多,这辆运送馒头的货车来到了位于上海市浦东区杨新路的华联超市,在这里卸下了5箱馒头,之后,又赶往不远处的联华超市,在那里又卸了5箱馒头。

  3月31日下午4点,盛禄的另一辆货车,在装满了195箱馒头之后,开到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银杏路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

  第二天,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一家迪亚天天超市。超市工作人员说,高桩白面馒头“5分钟就没货”,已经卖了几年了。文/据央视报道整理/实习生宋丹

  上午追访

  北京华联

  自产自销“不可能砸自己招牌”

  今天上午9点,记者在北京华联翠微店看到,玉米面馒头、紫米馒头、白馒头都已出锅。

  生鲜课的游领班表示,这些馒头都是店内自己加工的,除了酵母和泡打粉外没有其他添加剂,馒头的颜色都是所用面粉的颜色。

  游领班说:“我们的生产车间有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检查员,超市主管和经理每天也进车间检查。我们这么大的店,不可能自己砸招牌。”

  据了解,这些馒头都是当天生产当天卖。“没卖出去的就销毁了,决不会再上柜销售。”游领班说。记者看到,馒头包装上的生产日期都是今天,保质期到明天。记者在该超市没有找到外送渠道的馒头。

  游领班表示,此华联和上海华联没有任何关系。

  记者上午拨打了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华联与上海华联系两家独立经营的超市,没有任何关系。

  据了解,上海联华超级市场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联华新标超)由上海联华超市发展有限公司和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重组而成。总部在上海市。系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专司超级市场业态的专业公司。

  而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旗下包括北京华联综合超市和北京华联高级食品超市(BHG Market Place)。

  文/记者王伶玲张杰

  现场

  部分超市有“外送馒头”

  上午记者还走访了京客隆、家乐福以及沃尔玛在京营业店的主食厨房,各店家均称自己的馒头是现场制作并销售的。

  早上8点,记者在京客隆甜水园店看到,各种面食都有塑料袋包装,陈列在柜台外。

  京客隆的工作人员称,这种袋装的馒头都是制作人员早上做出来的,不是外送产品。但记者却发现馒头的包装袋上印有金盛福食品有限公司的字样。记者随后致电了金盛福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小馒头是由他们公司制作并且配送给京客隆的。

  当记者问到如果产品过期或者剩下,京客隆方面如何对产品进行处理时,京客隆表示,这些过期或者剩余产品将返还厂家。

  位于双井的家乐福超市没有袋装馒头,所有产品均散放在柜台内,想买多少由顾客决定。工作人员介绍,若有剩余产品没有卖出或有食品过期现象,家乐福会对产品进行报废,以保证食品的安全。

  另外,位于建国路的沃尔玛超市中也有袋装馒头销售,但销售人员表示这些都是工作人员早上四点半来到卖场现场制作的,并不是外面配送的产品。文/实习生宋丹

  中消协态度

  销售过期食品涉嫌犯罪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怒指上海“过期馒头”涉嫌犯罪。

  他上午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生产企业明知道食品过期、不合格却依然加工,应该吊销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如果涉案金额大或者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伤害,要直接追求其刑事责任。

  “这样的企业不能给开口子,要发现一个吊销一个。”邱宝昌认为,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企业生产伪劣食品这种行为太过恶劣。如果超市明知此情况而依然销售,应该高额罚款,严重的要吊销其营业执照。

  他此前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实际上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我国刑法的40条、41条都有相关规定,“我认为公安部门也应该介入,要立案侦查。”邱宝昌说。

  上午市工商局12315热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工商平时例行抽检,都涵盖馒头之类的主食,没有发现过问题。目前,暂未接到相关通知,也没有关于染色馒头的举报。 文/记者孙宇

  ●虚惊一场

  馒头印上字误以为染色

  今晨家住朝阳路的刘先生,给本报打电话说自己遇到了染色的馒头。

  据刘先生介绍,昨天看了央视的新闻后,今晨特地注意了一下自己吃的馒头,突然发现,昨天刚刚买的馒头上出现了蓝绿色的印记,这让刘先生吓了一跳,随即拨打了本报的热线电话。“这些馒头都是在附近的大超市买的。”刘先生在电话里着急地说。

  上午10点左右,记者见到刘先生手中的馒头后发现,馒头的表面并没有出现掉色等明显上色后的痕迹。而是食用塑料袋上面的字掉色,“印”在了馒头上,原来是虚惊一场。

  随后记者在一家超市内看到,售卖主食的摊位依然正常,并未出现紫米馒头、玉米馒头等主食下架的情况。

  文/记者张颖川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