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员工踢爆团购六大陷阱 11人团购号称两千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 11:45  金羊网-新快报

  11人团购敢吹牛说两千人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邢冉冉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周达标 徐娜 邢冉冉 实习生 李捷

  核心提示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团”不到的!

  自去年初闯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后,“团购”便呈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过千家团购网站纷纷上线。新快报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获悉,由于门槛较低且监管存在较大难度,良莠不齐的团购网站引来众多消费投诉,当中又以餐饮类投诉最多。在某团购网站工作半年、刚刚离职的阿离(化名),近日踢爆了团购网站常见的六大陷阱。

  陷阱1

  哄抬人气

  ■案例

  “团友”小钟在某团购网站发现,该套餐的团购人气非常高。可当小钟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这家位于白云区的美容店时,发现该偌大的美容店竟无一位顾客,五个美容项目只能先做两个,剩下三个必须再次预约。

  ●内幕

  阿离称,几乎每笔团购都会不同程度地哄抬人气。最离谱的是一次香港商品的团购,网页上显示有2000多人参与团购,而实际上真正购买的只有11人,其中6人还是该团购网内部员工。

  ●拆招

  团购不要被人气吸引,千万不要认为人气旺的东西就是好的,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团购。

  陷阱2

  阴阳套餐

  ■案例

  白领小芳看中了某团购网力推的一款火锅套餐,汤底加食材原价228元,团购价仅需58元。前去就餐时,小芳和朋友才发现,平时该套餐有金针菇、羊肉等五种食材,但团购的仅三种食材,少了价值最高的羊肉和金针菇。

  ●内幕

  这是商家特制诱饵!阿离称,团购网站在网页上使用“障眼法”,很易蒙蔽某些不细心的消费者。

  ●拆招

  团购商品一般会有长篇说明,千万别嫌麻烦,一定要仔细看完,确认无误后再下单。

  陷阱3

  低买高卖

  ■案例

  六折“团”下天河某商业中心影院电影票的小灵,到电影院时发现刷信用卡买票只需五折。

  ●内幕

  阿离透露,团购网会趁电影票打折时,尽可能地多买下低折电影票,然后再把买来的电影票用稍高的折扣“团”出去,“吃”差价。

  ●拆招

  消费者团购时,一定要对商品价格货比三家,甚至可到实体店看一看。

  陷阱4

  抬价打折

  ■案例

  原价1688元的衣服团购价只需228元。当阿May穿着新衣服去郊区亲戚家时,发现亲戚家楼下商场里,和她身上一模一样的衣服,正品特价只要198元。

  ●内幕

  阿离称,团购网站为了吸引人气,原价往往按最高市场价来标。

  ●拆招

  可查看商家以往的消费价格记录。

  陷阱5

  短斤缺两

  ■案例

  原价168元的大闸蟹套餐(四个大闸蟹),团购价只要48元。可当小艺带着三位好友来到先烈中路这间餐厅时,顿时傻眼了:“4个大闸蟹,每个只有乒乓球那么大。”

  ●内幕

  阿离说,团购的缺斤少两现象很常见。

  ●拆招

  消费者要拒绝消费,并向团购网或消委会投诉。

  陷阱6

  离奇失踪

  ■案例

  小袁59元“团”了西餐套餐,消费期限一个月,半个月后前往就餐时,却发现餐厅已变成药店。

  ●内幕

  阿离称,不法团购网站一收到团购款,就立刻“闪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拆招

  团购时尽量选择大型、声望高或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团购网站。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