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零售教父叫板中粮 家乐福模式还能走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8日 14:34  中国广播网[ 微博 ]

  据经济之声报道,家乐福和康师傅的纷争还没有结束,家乐福的供货商里再度曝出不堪其重压的消息。这一次,叫苦的是央企中粮集团旗下的食用油品牌福临门。

  问题一:家乐福和福临门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福临门为什么叫苦?

  福临门和家乐福最近在进行2011年的年度合同谈判,据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负责粮油销售的副经理孙晨亮介绍,这场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谈判从合作的返点、进场费用,到具体海报宣传、货物上架摆放等细节,都需要一一敲定。家乐福希望福临门把供货价格定得再低一点,但是粮油的利润本身并不是很高,所以双方都不愿意让步。经历了一个多月时间,孙晨亮最终和家乐福北京区负责人谈妥了最终合作协议,主要涉及北京地区的18家家乐福门店。

  合同虽然签了,但接下来如何让这18家门店能够真正执行它们与家乐福城市采购中心签的合同,对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来说是更头疼的事,因为如果他们不给各门店课长塞钱的话,他们就不会好好备货,或是不给出大宗。

  据孙晨亮透露,他所接触的这18家门店中,门店管理人员收黑钱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以前一个课长一个月只要几千块钱,现在都翻番了,数额已经高达2万了。因此福临门叫苦也就不奇怪了。孙晨亮抱怨这些门店简直是要命不要钱。

  据了解,福临门与家乐福总部2011年的总部合同还要在3-6月间才能商签完成。等待福临门的,想必还有一场场鏖战。

  问题二:家乐福采取的是什么样的营销模式,为什么要和供货商进行这样的博弈?

  家乐福过去是零售行业的标杆企业,曾有“零售教父”美称,它的商业模式一度也非常成功,就是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盈利。家乐福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有业内人士透露,家乐福收取的进场费占到它总盈利的50%以上。但是传统意义上来说,零售商的收入应该来自于购销的差价,而不是“进场费”等非零售业务。因此,这种蜕变的商业模式对家乐福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渠道费用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时,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它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供应商对家乐福通过收取高额进场费盈利的模式意见已经非常大。在其它一些国家,家乐福因此受到惩罚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

  比如在韩国,在1998-2001年间,家乐福对韩国供货商的各类不合理收费高达1.36亿美元。按照韩国法律的规定,大规模销售性企业在进行促销活动时,与商品不直接相关的费用不得要求供货商承担。因此,韩国政府曾三次对家乐福进行罚款,总额达100万美元左右。在2006年,韩国供货商就家乐福收取高额入场费向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投诉,家乐福再次被处以146万美元的罚款。2007年4月,家乐福不得不卖出了它在韩国的公司,退出了这一市场。

  有在韩国折剑沉沙的经历,目前中国供应商的讨伐声也是此起彼伏,家乐福是否该对这种盘剥供应商赚取利润的商业模式进行反思?

  其实不止是在韩国,近两年家乐福在很多国家都是节节败退。2009年,家乐福宣布退出进入不足一年的俄罗斯市场;2010年3月,家乐福完全撤出打拼了10年的日本市场;2010年4月,家乐福转让了在葡萄牙的524家零售店;此后又陆续让出了意大利南部市场。事实上,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处境也已经不理想。家乐福虽然在2010年并购了河北保龙仓超市,门店数达到了182家,但和全球排名第一的沃尔玛相比,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有加速下滑的趋势。如大连、西安等多家门店关停,去年6月,有青岛供应商以收取进场费和拖欠货款为由将家乐福告上了法庭。

  业内人士认为,家乐福这种依靠盘剥供应商的商业方式,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的时候,确实有助于实现面向消费者的低价策略和零售企业自身的高盈利,但在竞争对手快速完成跑马圈地的过程后,和供应商关系的不和谐已经在拖家乐福中国市场的后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家乐福管理采购中的商业贿赂现象,已经严重毒害了家乐福的成长。因此,家乐福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也许我们可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记者 冯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