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乐鸡被指含泥胶石油成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 07:32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麦当劳近期再次受到食品安全质疑,7月4日,美国媒体报道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香港媒体就此形容称,麦乐鸡的食物成分是“科学怪人的创作”。不过麦当劳表示,这种用于化妆品及泥胶的化学物质消泡剂,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服用过量会引发窒息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援引美国有线新闻网络首席医疗记者的报道称:在美国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泥胶和石油成分的化学物质。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其中每件鸡块的tBHQ含量为0.02%。“聚二甲基硅氧烷”这种化学消泡剂经常用于玩具泥胶和化妆品,同时它也是治疗腹胀药物的成分之一。“特丁基对苯二酚”则是一种用于动物和植物油的防腐剂,从石油中提炼,食用一克可引发恶心、呕吐、耳鸣,严重者甚至窒息。

  麦当劳发表声明解释,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食用油脂抗氧化剂,适用于植物油、猪油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的作用,可增强油质在保质期内的稳定性。

  为保证鸡块质感形状?

  美国烹饪节目主持兼杂志创办人金博尔认为,麦当劳加入这些化学物质,是想保持麦乐鸡的质感和方块形状。

  另有化验结果显示,4件美国制麦乐鸡含190卡路里热量、12克脂肪和2克饱和脂肪,全部高于在英国出售的麦乐鸡。麦当劳发言人表示,这是由于两地制作麦乐鸡方法不同,英国麦当劳会先煮鸡块再涂炸浆,而美国的制作次序刚好倒转,故美国的麦乐鸡吸收较多油分,脂肪也较多。英国的麦乐鸡亦不含上述两种化学成分。

  那么中国的麦当劳食品是否含有这两种添加剂?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昨日给《今日早报》发来声明称,麦当劳一直以来都本着对消费者严格负责的态度,对所提供的食物都有严格的品质监控程序,完全符合各国相关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在中国,麦当劳售卖的麦乐鸡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特丁基对苯二酚两种物质的含量完全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七成受访者拒吃麦当劳

  麦当劳在声明中解释,根据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标准是10PPM,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含量标准是200PPM,麦当劳在中国售卖的麦乐鸡中上述两种成分的含量均完全符合该标准,对消费者的健康无害。

  此外,有上海媒体进行街头访问发现,70%的被访者表示近期将不吃麦当劳;25%的人表示不会受到影响,相信中国的麦当劳应该不会有问题;剩下的5%的被访者则称平时就不吃麦当劳,所以无所谓其成分的好坏。

  聚二甲基硅氧烷

  具有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疏水性及抗剪切能力。广泛用作绝缘润滑、防震、防油尘、介电液和热载体,以及化学消泡剂、脱模剂、油漆及日化品添加剂,常见于玩具泥胶和化妆品成分。

  目前国际上认为这种物质是无毒较为安全的。每公斤用量限制在0.1克以下。使用温度限制在-50℃~200℃。

  特丁基对苯二酚

  从石油中提炼,是一种“油的抗氧化剂”,在油中加入适量,可以抑制霉菌、防止油变味变坏,也可以叫做油的防腐剂。常用于方便面、糕点及其他油炸食品。有一定毒性,并有致癌性,食用一克可引发恶心、呕吐、耳鸣,严重者甚至窒息,因此绝对不宜过量。

  特丁基对苯二酚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是限制使用的,并不是禁止使用。最大使用量是每公斤0.2克。

  橡胶类化学物质不在日常检测中

  昨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子侠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和北京食品安全的部署,麦当劳属于餐厅,其内现场制售的一切食品,包括麦乐鸡,都属于卫生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目前对麦乐鸡等油炸快餐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方式,主要是对半成品、食用油和成品的抽检,包括检查油的卫生状况、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超量。

  对于麦乐鸡曝出含化学成分一事,郭子侠称,从目前了解的有限信息看,橡胶类化学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项目”,不过卫生监督部门会密切关注包括麦乐鸡在内的油炸快餐食品中,所有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状况。如果事态有进一步发展,负责餐饮食品安全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都会及时调查。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也在昨日监测到了美国麦乐鸡含化学成分事件。有关负责人称:“正在关注到这件事情,积极组织研究。”

  北京市食品办也向记者确认,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确实是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剂。从麦当劳目前的回应情况来看,是合法的,至于麦当劳在麦乐鸡的具体使用中是否会超量,有待相关职能部门检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