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视购物促销人员巧舌如簧 产品功能随意捏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2日 15:00  兰州晚报

  电视“空中商场” 成了“空中陷阱”

  作者:记者 高宏梅

  电视购物——这个被称之为“空中商场”的购物形式通过促销人员煽情夸大、不择手段的宣传让不少消费者误入消费陷阱。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也发现,随着电视购物被消费者冠以“假、恶、丑”的定义,市民对电视购物的反感程度及投诉率也随之创下新高。

  ■现状 电视购物“四面埋伏”坑害消费者

  “你还等什么,赶快拨打电话吧!不满意全额退款……”打开电视,类似这样的电视购物广告铺天盖地。从日用品到化妆品,从保健品到电子产品,电视购物所宣传的范围已经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曾有人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对部分电视购物的宣传来说,这句话是再恰当不过了。

  埋伏一:产品以次充好

  看过电视购物的人都不得不佩服销售人员巧舌如簧的促销方式,一件普普通通的商品到了他们口中立刻有了神奇功效。家住安宁区的谭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2008年冬季谭女士看到一则宣称穿上就能越来越瘦的“芳奈尔”塑身内衣电视购物广告。在广告中主持人称,塑身内衣面料里含有高科技成份,既不用节食又无需运动便能轻松减肥,谭女士立刻花437元订购了一套。回来后,她迫不急待地穿上塑身内衣,但穿了几个月却一斤都没能减下来。无奈,谭女士只能自认倒霉。谁知,半年后,该公司促销人员又以“新推出升级产品,公司进行买一送一”活动为由说服谭女士再订购一套,为达到销售目的,促销人员甚至答应退还第一套产品的现金,并承诺将退款存在一张银行卡上与升级产品一起寄给谭女士。

  可当谭女士满心欢喜前去邮局取邮包时,工作人员却要求她必须付清资费才予以签字确认。又一次感觉上当受骗的谭女士放弃了取邮包的想法,但她刚回到家,内衣公司的人便苦口婆心地劝说她取走邮包,理由是退款已存在卡上,否则将成死账。谭女士信以为真,交清437元的新产品费用后打开了邮包——里面竟然装了两条价值五元钱的内裤!

  埋伏二:抓住机会就骗

  与谭女士相比,宋女士对电视购物一直存有戒备心理。但当看到一个“夜夜瘦”的广告后,也被主持人天花乱坠的宣传语说得怦然心动。广告声称:“这种产品贴到肚脐后睡觉就能减肥,实在是太方便了!”就在她打算邮购时突然想到广告词里提到的“无效退款”,于是,她决定先做个“实验”再买。第二天,她拨通了该公司的定购热线:“我使用该产品没有效果,能不能退款?”接电话的一名女子马上说:“这归售后部管,你留一下电话我们再给你联系。”

  此后,宋女士的“投诉处理情况”石沉大海。该公司的做法让她彻底明白,退款的承诺完全是句戏言,她购买产品的想法因此打消。半年过去了,宋女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称是“夜夜瘦”公司的工作人员。这名工作人员没等她开口就开始介绍公司进行的促销活动,以前花880元才能买到的产品现在只需580元就能买到,最后还不忘加上无效全部退款的承诺。当宋女士声称自己已经使用了该产品无效且投诉无人受理时,对方马上挂了电话。

  埋伏三:随意捏造功能

  “电视购物宣传不择手段,产品功能随意捏造!”这是消费者姚女士的亲身体会,也是最让广大消费者难以接受的一点。“高压蒸汽清洗机只需加入清水,连最难清除的顽固油污,轻轻一喷就能轻松喷掉!”这种狂轰乱炸式的电视广告胡女士看了不下二十遍,每次她都有一种购买的冲动,希望家里能有这么一个好帮手,把她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然而,担心上当受骗的她一直不敢出手。近日,她在参加一个招商会时突然看到该产品现身会场,促销人员当场用高压蒸汽清洗机清洗油垢的情景让她相信了产品的实用性。可当她买回家立刻试用时,怪事发生了:促销人员演示的功能一个都没有出现。

  现场演示效果那么神奇,为什么到了家里却失效了?她的一位朋友道出了其中的玄机:“现场用的油垢是刚抹上去的,衣服上的墨水渍根本不是墨水渍,熨的衣服也是经过处理的。”她赶忙拿着产品找到销售人员,见顾客试用没有效果,销售人员开始推脱。“用这个清洗油烟机时,要用去油污产品喷完后浸泡一个小时。马桶里面的污垢也得配合洁厕剂使用。”

  埋伏四:电话狂轰滥炸

  近两年来,杨先生家里经常接到全国各地各类产品的推销电话,其中大多数为电视购物产品。这都缘于他两年前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了一套戒烟产品。杨先生烟瘾较大,家人意见很大,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杨先生被电视购物广告宣称的“抽着烟戒烟”的广告说服,很快一千多元的产品寄到家里。然而,这个功能原为戒烟的产品不仅没有戒掉他的烟瘾,反而放大了他抽烟的欲望,本来一天抽一盒的他得抽一盒半才能过得去!

  钱花了,烟没戒掉,自己不去投诉也就罢了,过了一段时间对方又来电话向杨先生推荐试用二代产品。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杨先生再也不肯上当。但该公司的人仍然隔三岔五打电话,直到杨先生发了一通火对方才停止了打电话。但其他电话又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保健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的推销电话一个接一个,有时半夜都打来,严重影响了杨先生的生活。

  ■调查 电视购物成消费投诉热点

  “毫不夸张地说,电视购物几乎成了堂而皇之的行骗手段。”有过电视购物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电视购物作为一种“空中消费”的消费形式,在国内已经有十个年头的发展史了。但从起初的小打小闹演变到今天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经历了从不为人知到人人皆知的发展历程。但经过长达10年的发展,这种“空中消费”的形式不仅没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反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形象,更谈不上什么好的口碑。促销人员更是极尽所能煽情渲染、夸张虚构乃至故意造假,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从而,一些粗制滥造且质量无保证的产品几乎在一种毫无约束的机制下流通,一些产品甚至连“3C”标志都没有。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许多电视购物产品以次充好、虚构产品功能、随意加价等现象已经成了业内潜规则。一个普普通通的摄像机在电视购物上就成了集录音、影音播放等功能于一身的超级摄像机,但事实上寄来的东西却和玩具差不多!一种宣称可以塑身纤体的内衣成本只有几十元,在电视购物的包装下身价倍增,成了头顶高科技光环的尖端产品!有人称:电视购物更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天下,牟取暴利的手段。

  与之成正比的是,随着电视购物宣传力度的加大,许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受其误导购买产品后才发现售后服务处于一种极度混乱的状态。在各地的工商部门,消费投诉的热点主要集中于电视购物的弊端,出现质量问题后对方一听是投诉的,不是不接电话就是无理挂断,之前“七天之内免费退货”的承诺变成了“不可能退货”的言词。更有甚者,在明知消费者投诉的情况下还继续打着促销的旗号行骗。过个一年半载,一部分公司干脆人间蒸发,电话变成了空号。

  ■专家 整顿电视购物刻不容缓

  社会学专家付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告诉记者,没有监管的领域是可怕的,诚信更是无从谈起。而电视购物行业之所以能在美国、韩国等国家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政府严厉的监管及专业电视购物频道的规范运作是密不可分的。但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经历了十年的发展,我国电视购物的销售现状却伴随着无序发展陷入一种诚信危机的恶性循环中,销售业绩更是与国外无法相比。

  同时,他还认为,作为“空中消费”的电视购物又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多头监管现状。其一,电视购物是电视为媒介,从根本上讲应该归广电部门管理。其二,电视购物播出的内容又为广告,产品涉及保健品、电子产品、化妆品等种类,工商部门和食品、药品质监部门的监管义不容辞,但因为缺乏一部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一种“谁都能管,但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如果再不规范,发展下去那就是自取灭亡。”付先生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

  庆幸的是,国家广电总局正在起草并准备出台一个有关电视购物的管理意见,力争对电视购物进行整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广电总局将对国内各播出机构推出新的规范办法,“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机构给予停牌、暂停播放的处罚,严重者将吊销其牌照。”

  这让消费者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整顿意见”是否真的能引导电视购物走向规范?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