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维修保养几十元小病修成上千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1日 16:37  北京晚报

  进入汽车维修保养旺季 行家揭秘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昨日记者从本市一些4S店获悉,因空调不凉、需清洗水箱的车主本月比上月多出两三成。但是,由于一些车主缺乏专业知识,常会被一些黑心的汽车维修店或4S店的维修人员所欺骗,本报在此揭秘常见修车猫腻,提醒车主当个明白开车人。

  夸大故障 欺负车主是外行

  “我不再迷信4S店了,以后准备去汽配城做保养了。”做出这样大的改变,是因为以前坚信4S店都很正规的白先生吃了一次亏。

  “前些日子开车时觉得一到80迈方向盘就有点抖,所以就去4S店给四轮做动力平衡,一个轮子40元。”白先生告诉记者:“维修时汽修工打电话告诉我,说我有一个轮毂内侧磕坏了,需要换一个钢的轮毂,360元。我当时有点疑惑,就没让他换,只花160元做了四轮动力平衡。最后开走后发现,方向盘还是抖,只好重新找了位搞汽修的私人朋友咨询,朋友检查后告诉我,有一个轮胎根本没有做动力平衡,轮毂也没有问题。而且在一般维修店做这项服务是一个轮子10元。”

  李先生的车最近出现有节奏的异响,4S店的维修人员检查后说是车的轴承坏了需更换,需要约2000元。带着疑问,李先生咨询另一个汽修厂的修车师傅后得知,就是有一块铁片插进了轮胎里,只花了几十元就排除了故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维修人员向记者说:“有些车主完全不懂车,维修人员正可趁机多赚一笔。”

  只换不修 汽修工成换件工

  一些维修店和4S店里有这么一句玩笑话,汽修技工成了“换件工”。汽车一有故障,这些“换件工”就直接要求车主更换新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零部件是可以修复后继续使用的。比如车主发现水箱漏水,结果就被告知水箱需要更换新的,其实旧水箱修复后仍可安全使用。

  据了解,由于一些车的问题不大,如果只是维修的话,维修方赚的利润不会很大,所以一般维修方就会以零件已损坏为由要求车主更换配件。其实,汽车上的零部件,除了极少数一次成形的水泵、机油泵等配件不能修复以外,其他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修复。在有些维修店里,还存在把前一个客户换下来的旧零件修复后换给下一个客户的问题,比如电瓶、轮胎等部件,完全可以再赚第二笔。

  零件、工时 价格宰人没商量

  许多车主都抱怨4S店里修车太“费钱”,收费比普通维修厂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一个车用单碟CD机,4S店报价1200多元,我在汽配市场换个原装CD机也就三四百元。”张先生说。幽默的是卢先生,他自嘲地告诉记者:“我的赛欧车,车钥匙小芯片有一次摔没了,打不着火,结果4S店告诉我换把钥匙要500元,我换个英特尔双核CPU的话500多元也能拿下了吧,幸亏最后我找到那个丢在车厢里的小芯片了。后来一问我开宝马3的朋友,他丢了一把车钥匙想买个新的,4S店给他开价是2000元,我平衡多了。”

  据了解,汽车配件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在一长串利益链之后,最终一切费用由消费者来承担。所有4S维修店的零件配置都必须从厂家购买,而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厂家会实行“价格联盟”,对汽车的配置价格统一指导,报价都高于产品实际价格。据了解,常见零配件4S店可能会加价20%—50%。如果市场少有且科技含量很高的零配件,有的加价会达到100%甚至更多。

  4S店维修保养费用中,工时费也是很大的一块。根据国家制定的每个工时10元的价格标准,4S店可以自定修理工时的长短。按照行业统一规定,工时包括生产工时、管理工时等。车主以为工时费只是人工费,其实修理方为修车所付出的仓储、管理和维修工维修费用,都被算进工时费里,车主都要照单全付。

  以次充好 副厂配件挑大梁

  前几天,一位车主的前保险杠撞坏了,到4S店更换新保险杠,维修人员告知,换正厂配件加工时费共1000多元。“其实给他换的也不是什么正厂配件,只不过是质量比较好的副厂配件。这一单店里赚了500多元,维修人员也有提成。”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悉,同一个零部件,正、副厂配件的价格能差上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其中有着巨大的差额利润空间,而车主们很少有人能辨清里面的“门道儿”,这就给一些汽修厂留下了可乘之机。“以副厂配件冒充正厂配件,是个别4S店最常用的一招,一般车主很难识别,比如常见的将副厂汽油格和刹车片替代正厂配件安装给车主。”

  记者还了解到,在有关汽车投诉的事件中,零部件价格及维修工时费过高,是消费者反映最集中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消费者与汽车维修方信息不对等;二是行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位4S店的技术总监认为。

  本报记者 孟环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