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购物网站是假货天堂 网络打假成社会热点

  3·15消费者权益日将至,迅猛发展的网络购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行业,如何保证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购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成为当前消费者重点关注的话题。

  网络购物假货泛滥

  近日,一位读者向记者投诉:“市价昂贵的一种品牌饰品,网上只用了300元就买了好几件,但收到货之后才发现是假货,连包装都没有。”这位陈姓女士这段时间一直为买到假货而烦恼。据她诉说,当时通过某网站看到这个饰品销售网店,上面的图片美轮美奂,而且标称是银质品,结果她到相关部门鉴定却发现,这些饰品根本就是合金的。“这种低廉的东西根本不敢用,戴上都觉得很没面子。”陈女士抱怨说,卖家拒不退货,第三方支付平台调解也无效,最后只有吃了哑巴亏。而据记者了解,陈女士所投诉的现象并非个例,现在网络购物方面的投诉日渐增多,网络虚假宣传的物品泛滥几乎成默认事实。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读者,不少有网络购物行为的读者都表示购买到一次或多次假货,更多的读者则表示,购买到的物品虽非假货,但与物品介绍和图片形象相距过大,有受欺骗的感觉。

  网络打假成社会热点

  今年1月初,武汉、重庆、广东等地工商部门分别查处涉嫌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的窝点。据当地媒体报道,售假嫌疑人除在线下经营外,还通过淘宝、百度有啊、易趣、拍拍等知名C2C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随后,淘宝、易趣、百度有啊、拍拍四家主流C2C平台分别通过不同渠道称将“加大审查力度,将网店售假者列入黑名单终身禁止开店”。与此同时,多位C2C领域内高层均称,“假货”猖獗并非互联网之过,虽然“打假”对于规范市场意义重大,但不能因此否认电子商务产业的价值和贡献。“一般来讲在类似的民事领域都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姚欢庆表示,“比方说有人举报或者投诉某家店铺卖假货,司法部门才会介入。”此前胡某的案子主要是因为品牌厂商收集了大量证据并集中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根据这些举报证据,工商部门再对涉案窝点进行查处。姚欢庆说,“交易平台本身在交易过程中并不是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的确他们有自律和监管的义务,但从法律意义上讲没有‘打假’的权利。”

  来自工商部门的消息显示,自2008年起,国际品牌厂商纷纷加大了对国内网店假货的举报力度。知情人士分析称,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购物市场本身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纷纷遭遇寒冬,但中国经济尤其是虚拟经济的强劲势头让他们感受到希望,为了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品牌商开始更加重视网络渠道。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后,网络打假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因为更多的品牌商意识到网络购物正在成为最重要的购物渠道,网络打假是他们进入网络购物渠道的敲山震虎之举,也是向社会释放出一种信号。

  纵容假货成网络打假阻力

  “秀水、西单那么多卖假LV的,满大街那么多背假LV的,我有什么好怕的?”重庆某经营三年的网店店主陈女士说。正是一些网店店主存在这样的心态,使得一些人认为网络购物的经营者放纵假货。

  一位电子商务业老板称,某些C2C网站实际上在“纵容”假货,甚至成为网络打假的阻力。其中原因在于考虑到交易量、流量和竞争等方面的问题,“如果真的打假,很多网店的生意都会遭受大损失”。

  艾瑞数据显示,在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1200亿元的成交市场中。

  目前已有不少网站采取措施打假。不过,当买家“知假买假”,甚至“专程买假”时,这种看似严密的体系只能形同虚设。在当前中国消费水平和消费文化下,或许真正害怕打假的恰恰是相当数量的消费者,而不是别人。

  区别于线下“制假售假”案件中常见的“欺诈”行径,风行于网络购物领域内的“假货”更多时候都被明示为“高仿货”或“超A货”,无论是卖家还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买家,很多时候甚至都可以通过价格一眼看出货物究竟是不是假冒。“天上不会掉馅饼,200元一个的路易威登皮包,不是假货还能是什么?”网购买家艾小姐说,“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工商部门对网络售假的打击力度确实加大了,但针对销售终端的打击只能做到治标。”某熟悉内情的人士说,“对国际大牌产品的仿冒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内地,香港、台湾甚至东南亚很多国家的假冒名牌有80%以上都是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手工作坊里面生产,并通过复杂的渠道分散出去。在‘知假买假’被接受的市场环境里,如果不从制假环节开始打击,仅仅把关注点放到终端销售环节上,永远不会有切实的成效。”

  内蒙古大学刑侦专业教授刘明生说,在线下,用户如果购买普通小商品上当受骗,考虑到报案成本通常会选择放弃,但在线上,举报只是举手之劳;其次,互联网平台的交易透明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发布成本,通过购物网站设置的相关论坛,警方甚至能够轻松发现犯罪线索。

  此外,由于打假涉及工商、消协等众多部门,线下的制假售假团伙经常利用现有体制的漏洞,蓄意进行“异地制售”,增加执法者的监管成本和取证难度。但当交易通过网络进行时,只需要侦查人员以个人名义进行一次网络交易,便可在收货现场由本地质检部门进行公证。

  本报综合报道

  ■回应

  淘宝 售假者终身取消开店资格

  淘宝新闻发言人卢维兴说:“今年淘宝还将启动一项严格的打假政策,一旦网上售假被核实,售假者的身份信息将被列入黑名单,终身取消在淘宝开店的资格。”

  百度 不惜一切代价打击售假网店

  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称,百度有啊将不惜一切代价打击售假网店。“百度有啊已经拥有一个专业的反欺诈团队,专门处理假货现象。”

  拍拍 已启动全站商品清理行动

  拍拍公关经理杨莎称,目前拍拍已启动全站商品清理行动,全力打击网络假货。包括建立品牌商品标准信息库,通过及时收集品牌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信息,对全站商品进行价格和关键字过滤,以便及时筛选出可疑商品并清查处理。

  易趣 从各方面减少假货生存空间

  易趣网相关负责人称,易趣一直都非常重视假货问题。目前已经就假货问题展开调查和研讨,争取在技术和交易环节等各个方面减少假货的生存空间。

  ■特别提醒

  选择信用度高的商家:在出价前先查看该用户注册的时间、所交易的具体商品以及消费者对他的具体评价和留言内容。

  警惕“超低价”:如果有人出售的货物比市场价格低,而且低得离谱,那么,你一定要注意了,因为有些不诚信的卖家就是靠低价蒙骗消费者。

  最好选择 “安全付款服务”: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在买家确认收到货后再付款。

  ■网购支招

  对于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害怕的是那些以假充真的假货。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价格往往被用做判断某件商品究竟是“原装正品”还是“高仿货”的关键因素,但仅仅依赖价格判断一方面并不保险,同时也有可能错过“便宜买好货”的机会。

  通常来讲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商品由于不存在物流和仓储成本,也无需负担昂贵的营销成本,最终体现到价格上同样的产品价格比线下零售店便宜一些非常正常。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网上开店和传统物流对比,店主可以节省60%的运输成本和30%的运输时间,营销成本比传统的线下商店降低55%,渠道成本可以降低47%。综合上述成本因素考虑,同样的商品在线上和线下渠道存在20%到30%的差价完全正常。

  此外,会有部分卖家习惯以“底价拍卖”的方式进行线上销售,通常为了吸引人气这些商品的底价都被标得相对偏低,但这并不代表商品本身存在问题。另外,部分二手商品的价格也会偏低。

  ■一针见血

  打假还需培养公众自我拒假意识

  进入2009年,北京工商部门对涉嫌售假的多家网店进行了查处打击。随之曝光的数据让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开始关注 “假货横行”的网络购物领域,尤其是在C2C平台上,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超A货”某种程度上让人有种“网上遍地是假货”的感觉。

  当然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互联网渠道的便利性和长时间以来的监管缺位某种程度上纵容了电子商务运营商的“不作为”,最终让事情演变成如今随处可见“200元的LV”、“50元的NIKE”这样的尴尬局面。

  在3·15前夕,各地工商 “打假”力度的加大被认为是主管部门加大市场规范力度的一种信号。但让人有些失望的是,频繁曝光的依然只是存在于销售环节的打击和查处,如此猖獗的假货到底由何处而来,大多数人依然并不知情。更让人郁闷的是,对比起 “制假”、“售假”遮遮掩掩的地下活动,网购消费者的中坚力量早已习惯了“知假买假”。

  大约在两年前,欧洲某国机场海关曾对到港旅客进行检查,并对某携带假冒奢侈品牌的中国旅客处以高达20万欧元的罚单。那段时间国内旅行社在组织欧洲团时甚至都专门在出行须知里加上一条,请勿携带A货进关。

  或许这才是“打假”的关键,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打假”无非两种方法,要么是打击生产源,让消费者买不到假货;要么是提升民众素质,让消费者自觉拒绝假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今打击生产源已开始受到重视,提高消费者素质便迫在眉睫。  彭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