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众朗逸新瓶装旧酒将忽悠进行到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 11:38 中国新闻网

  

大众朗逸新瓶装旧酒将忽悠进行到底(2)

朗逸的2.0L发动机对比其他几款车型的1.8L发动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生产目的:无紧凑型车可产 上海大众只能以旧充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朗逸并不能算作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那么上海大众为何费心费力的设计出这样一款并不先进的车型呢?

  大众在中国投产的众多车型中,从早期的捷达和已经停产的四代高尔夫,到宝来再到速腾,几乎全部的紧凑型车都落在了一汽大众手中,上海大众下有畅销的Polo,上有经典的桑塔纳和帕萨特,却始终缺少一款能够撑门面的紧凑型车,斯柯达品牌下的明锐虽然出自上海大众,但是仍然无法填补大众品牌的缺陷。所以上海大众急需要一款紧凑型车。

  但是,纵观大众的车型,已经没有紧凑型车给上海大众生产了,所以朗逸的诞生实属是无奈之举。虽然上海大众参与了朗逸的设计过程,但是仅仅是外观方面有所突破,其核心部分基本无任何改进。车内的绝大部分配件都是现成的,这也可以很好的控制朗逸的成本。

  宣传营销:“国际首发”有名无实,预定3万辆太离谱

  从4月的北京车展首次亮相开始,上海大众便一直高调的宣传朗逸这款新车,如果去过北京车展现场的话,您可能还会记得展馆外巨幅的朗逸宣传广告,当时打出的口号正是“全球首发”。

  如果从字面理解,朗逸叫做“全球首发”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全球其他市场并没有这款车。按照这个理论来说,中华的骏捷FRV,比亚迪F6,江淮宾悦等等民族品牌车也可以叫“全球首发”了,但是人家却没有这么说。

  真正能够称的上全球首发的车型其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车型是全球车型,在全球多个国家销售才可以。像今年北京车展,称的上全球首发的有奥迪Q5,奔驰GLK等等。

  其实朗逸是上海大众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一款车型,在其他国家销售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称之为“全球首发”,是在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

  而在25日的上市现场,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先生称:朗逸已经获得了3万辆有效订单。估计现场的记者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肯定心里都在想:“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我们不否认大众品牌在中国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一没见到车,二不知道价格配置,就有3万个消费者订车?消费者恐怕还没傻到这个地步吧。

  可以肯定,这又是一个厂家惯用的营销技巧,利用国人的从众心里,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还是那句话,千万别拿消费者当傻子!

  市场定位:桑塔纳的后补车型

  其实上海大众心里很明白,朗逸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填补上海大众紧凑型轿车的空缺,而是又更深的用意。虽然现在桑塔纳仍然很畅销,但是终究会被市场淘汰。万一到了那一天,朗逸把价格降一下,正好可以接桑塔纳的班,所以朗逸实在没有必要用什么先进技术。怎么说,也比桑塔纳先进多了,您说是这个理不……

  编后语:

  做了如此多的分析,想必消费者已经对朗逸以及上海大众的“良苦用心”有了充分的了解。至于您如何选择,那是您的事了。但是我们还要说:在现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几乎所有厂家都拿出自身最新最好的技术,希望能够抢占市场。而上海大众却反其道而行,难道中国的消费者就只能享受人家10年前的技术吗?当然不是,您可以选择其他够实在的品牌。(闫磊) (来源:汽车探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