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健品义诊试用暗藏不少陷阱(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10:20 深圳特区报

  相关新闻

  市消委会:

  购买保健品认清批准字号

  消费者购买保健品容易被误导或上当受骗,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对保健品认识不够造成,为此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要注意区分药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仅有保健效果,不具备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物。同样,普通食品也不得宣传保健或医疗功能。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食品未获得保健食品审批文号,却在标签上宣传产品具有某种保健功能,致使部分消费者误将该类普通食品当作保健食品购买。

  购买保健品,一要看包装上是否有批准文号。

  即“卫食健字()第XX号”或“国食健字()第XX号”,如果没有,说明该产品是没有经过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质量很不可靠。

  二看包装上是否有国家保健食品标志——业内俗称“淡蓝色牛头标志”。

  凡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食品准许使用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

  三看包装上是否标注了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在生产保健食品前,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获得同意后卫生行政部门会在申请者的卫生许可证上加注“某某保健食品”的许可项目,企业方可进行生产。

  四看产品说明书上是否有保健功能夸大宣传行为。

  一些保健食品虽经国家批准,但其宣传内容和表述超越了国家批准的范围,所以,须查看国家发给该产品的检验报告单,将报告单与说明书对照,防止受迷惑。

  五看各类标识的格式。

  按国家要求,保健品的包装标识都有一套严格的格式,除包括上文内容外,还有主要原料、功效成分及含量、适用人群、不适用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规格、保质期、注意事项等。

  保健品投诉三案例

  案例一:有效期内全部霉变

  2005年12月,消费者付先生在某博览会上购买了6瓶由深圳南山某食品公司出品的保健品羊胎素。2007年付先生开始拿出来使用,打开5瓶后,发现该产品全部霉变,而包装上标明有效期至2008年10月17日。

  案例二:保健品宣称治疗作用

  郭先生去年8月1日在某公司购买了三箱“西开牌”宝本胶囊,价格8964元,公司宣称宝本胶囊治疗阴虚型痰湿病,并在宣传资料上标明可调节免疫力、心脑血管、肿瘤等病症,但郭先生买回后服用时,发现该产品属保健品类,根本无任何治疗作用,要求退款遭拒绝。

  案例三:推销的保健品都快过期了

  去年10月17日,赵女士在某保健品公司推销人员游说下购买了价值3800元的保健食品。公司宣称其产品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还称公司为中国保健协会下属企业,并具有合法保健品标识。赵女士购买后,该公司不给现货,只能通过开卡形式消费。赵女士发现对方推销的产品都是快过期的,质量也不能保证,故向市消委会投诉。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