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节前淘宝 警惕圈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13:19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临近元旦、春节,商家纷纷展开“年度清仓、购物抽奖”等优惠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眼球。这些促销活动往往埋设着各种陷阱,消费者可能会花钱买不到实惠,反而掉进不法商家的圈套。

  周丛

  圈套一:购物送礼品。

  [案例] 某些商家在促销活动中,用残次产品,过期食品,假冒或三无产品作为赠品发给消费者,并说明免费赠品,不享受三包服务,出现问题概不退换。

  [提醒] 无质量保证的产品使用寿命短,有的在使用一两次后就寿终正寝了。过期的食品会造成消费者食物中毒。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时,别为了获得这些给您生活带来麻烦的奖品,而购买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圈套二:搭售保健品。

  [案例] 保健品在广告宣传中毫不吝啬使用赞美之词夸大功效,甚至说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提醒] 保健产品并非药品,想靠它治病不如上医院求医。在购买保健品时,根据亲友的身体状况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产品。

  圈套三:唬人的“假特产”。

  [案例] 在近几年的旅游中,很多人发现玉器成为了各个城市购物的热推商品。当地商贩们的介绍让人感到几乎全国各地都出美玉,然而买回来找专家鉴定,结果却和商贩的宣传大相径庭。

  [提醒] 旅游购物要“冷眼旁观”,不要掉进商家所设的购物陷阱。游客在出行前最好提前确定自己要买的“特产”,别被商家的“假特产”所骗。

  圈套四:炒“概念”误导消费。

  [案例] 很多家电都打着高科技、环保、节能、纳米、负离子的旗号招摇过市,销售人员对产品性能也不了解,见到消费者就尽情忽悠,夸大其辞。

  [提醒] 高科技产品固然有吸引力,但电器产品更新换代快。消费者在购买时,应选择已经占有一定市场的普通产品。

  圈套五:特价引诱,掩人耳目。

  [案例] 一些商家在平面媒体刊登广告宣传:“节日期间,XX电器购1000元返200元现金。”不少消费者寻声而去,在掏完腰包后,得到答复却是:“我们属于连锁店,广告中刊登的活动不包括本店。”

  [提醒] 遇到连锁店举办活动时,提前打电话给商场咨询相关活动地点,别浪费时间走冤枉路。

  圈套六:抛砖引玉限制多。

  [案例] 商场打出“100减50”的广告,表面上看是五折,但商品的价格往往是189元、398元,为了满足减价条件,就得花时间找小面额的产品凑。但往往是连最普通的袜子都卖到了二三十元钱一双,加之有的专柜还打出“不参加活动”限制消费,想满打满算不格外掏钱,真是很难。

  [提醒] 有道是买的没有卖的精。表面上看消费者是赚了,可消费者再会算也算不过商家,商家可不会做赔本买卖。因此大减价时,要理性购物。

  圈套七:虚构的大减价。

  [案例] 电器商场打出平板电视5000元的“跳水价”标语,消费者满怀欣喜的走进卖场,准备将中意已久的大件电器搬回家时,却发现所谓的“跳水价”指的是上万元的高端新品。这些产品即使减价后,仍有两三万元,普通老百姓很少能负担得起。

  [提醒] 家电产品的升级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有的产品只有3个月。一般卖场所能给予的让利极限在5%——8%左右,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参考这个数值,价格过低的产品可能会是库存货或是返修机。

  圈套八:精美包装,草包内容。

  [案例] 为满足消费者送礼的需要,一些商家专门推出了花样繁多的节日大礼包。这些礼品往往外表包装精致、高雅气派,可拆开细看,却发现假冒伪劣产品混杂其中,缺斤短两现象严重。送礼的人不知,收礼的也不好讲,助长了不法商家的胆量。

  [提醒] 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要求打开包装检查,或自己选择产品现场包装。

  圈套九:偷工减料,狸猫换太子。

  [案例] 平常百姓很少吃高档菜,一些商家就利用这点大玩“阴招”。在菜单上列举报价低廉的鱼翅、鲍鱼、燕窝等高档菜,换用其他材料烹制。

  [提醒] 高档菜的成本都在千元以上,报价几十元的肯定就有问题,消费者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圈套十:延期送货藏猫腻。

  [案例] 在节日期间购买大件商品,商场以人手不够为由迟迟不送货。致使产品的三包时间缩水,原本7天的退货期被耽误。

  [提醒] 产品三包期是以发票时间为准,并不是按使用时间计算。在购买时一定要跟商场明确送货时间。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