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豆捞”开花直指法律空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7:00 解放日报

  差不多的招牌、差不多的小火锅、差不多的装修、差不多的菜肴品种,可服务态度不同、投诉处理方法不同、优惠券和折扣券也不能通用。随着申城气温下降,打出“澳门豆捞”招牌的小火锅店遍地开花,可仔细一看,他们并非连锁企业,而且经营主体各不相同。

  南汇路上,硕大的“澳门豆捞”招牌在夜幕中十分醒目,可仔细辨认,才发现这家店的完整名称应该是“富赢门豆捞饭厅”,但饭店的订餐卡上还标注了“豆捞坊”的名称。在南京东路宏伊广场五楼,“豆捞坊”的招牌很醒目,可餐厅的实际经营者是“上海肥得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一名在这两家店都消费过的蒋小姐向记者表示,它们的菜肴口味和服务态度并不相同,但差不多的名称很容易搅浑消费者。记者通过餐饮网站检索发现,在不完全统计中,本市店名中带“豆捞坊”字样的餐厅已有15家,带“澳门豆捞”字样的则有21家,难怪消费者搞不清。

  记者发现,用相同店招店牌“傍名牌”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比如有些食杂店原本只是个体户,却在店招上使用与营业执照登记注册名称截然不同的字样,有些直接模仿知名连锁企业;还有些餐饮企业在店招店牌上直接“拷贝”,借他人名声为自己招徕人气。在一些

美食论坛中,关于上海餐饮市场中究竟哪家“蕉叶”餐馆是真、哪家“蕉叶”餐馆是假的议论始终没有平息。有网友说,“用招牌骗人气,也是侵权!”

  为什么企业在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五花八门,店招店牌却缺乏“个性”?一名法学界人士解释,目前法律仅对企业登记注册时使用的名称、字号有规定,包括不能使用代表整个行业的表述、不能使用代表整个地域的表述等,因此类似“澳门豆捞”的名字就不能在企业名称中出现。但在制定店招店牌时,部分企业可能为了“傍名牌”或为了叫得响亮而放弃注册登记时选用的名称。照他看来,放任店名店招“多胞胎”现象,并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这会给不法分子以“傍名牌”的机会,给假冒侵权留下空间。而一旦企业被曝光,由于店招店牌与企业名称并不相同,就会使企业不在乎曝光结果,继续坑害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本报记者 任 羽中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