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消毒公司黑幕:无证厂黑水洗出消毒餐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09:53  新快报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保罗 温建敏

  专题执行: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实习生 黄光先 黄艳霞 张静

  新快报记者卧底广州市内多家餐具消毒公司踢爆内幕

  近来,广州许多中低档餐馆开始提供由消毒公司集中消毒的餐具“6件套”,表面上看来市民吃得更卫生了,但这些消毒餐具从何而来?是否真正做到消毒彻底?很多消费者心中一直都有这样的疑问。据记者调查,全市目前共有三十多家餐具消毒公司,但有营业执照的不到三成,有近600家餐馆使用这种消毒餐具。

  连日来,记者更是以打工仔的身份入职广州多家餐具消毒公司进行卧底调查。记者吃惊地发现,大多数消毒公司无论是经营状况还是消毒过程都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比如多数无营业执照、无消毒标准、工人无健康证、消毒好的餐具无人检测、餐具消毒流程简单……就是在恶劣的情况下,一套套“消毒餐具”被生产出来,并被送往祈福食街、洛溪食街、京溪食街及石牌等地的酒家,堂而皇 之地摆上餐桌,供市民使用。

  卧底第一站

  康民餐具消毒公司

  工人无需体检不用健康证

  在进入广州市康民餐具消毒工程有限公司前,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自“2006年9月正式投产,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餐具消毒企业”。但是,让记者意外的是,这家“广东省规模最大的餐具消毒企业”招收工人竟然不需要体检,上岗也无须持健康证。

  7月27日上午9时10分,记者在白云区秀水镇找到该公司,应聘该公司洗涤工和包装工。面试记者的吴厂长说,月薪860元,一天工作8.5个小时,加班费每小时3元,包吃住,一个月内能包你赚1000多块,但进厂前要试工1小时。记者随即问道:“进厂时是否要健康证、身份证?”吴厂长笑着说:“不用那么麻烦的。试完工后,下午上班就行。”

  随后,吴厂长安排记者到“包装室”试工。一位年纪近50岁的瘦监工这样教导记者包装餐具:“拿碗前先将碗内残留的漂白粉敲一敲,倒掉,然后再看看碗内和碗边是否还有残留脏物,要用抹布抹净。”说完,他抓起桌上堆放着的发黑、发黄毛巾拭着碗内的脏物。当这名监工叫记者动手去做时,记者说:“我还没洗手,要不要先洗手?”这时,监工显得很不耐烦。记者后来才发现,室内的包装工都没有穿工作服,也没有戴口罩,极少有工人戴手套工作。

  不仅这一家消毒公司如此,在记者随后的几天打工中,所有的餐具消毒公司都没有要求记者去体检和出示健康证,在记者做工过程中也没有看到有工人穿工作服或者戴口罩。

  一桶黑水洗完一筐餐具

  同一天上午9时30分,记者的另一位同事阿文(化名)成功应聘洗涤工。据阿文介绍,他随后被带到工厂前的空地上,这块空地上堆积着如山的四方形蓝色塑料筐,大约有20多名中年妇女和4名中年男子坐在小板凳上,正在漂洗着陶瓷碗和羹匙等餐具。

  阿文说,这些人面前都有一个红色的水桶,而每个人的任务就是从蓝色塑料筐里拿出碗和羹匙等餐具,放进水桶里漂洗。阿文发现,他们都是用洗洁精漂洗餐具,但明显可以看到,水桶里的水已经变成黑色。一位中年女工漂洗餐具的速度极快,从塑料筐拿出待洗的碗到漂洗完毕,大概只花10秒左右,十五分钟后,该女工就洗好了一筐碗。

  记者问她:“这水都发黑了不用换吗?”该女工看了记者一眼说:“刚来的啊?你勤快就去换水啊。我们可是计件工资,洗得多收入就多点。”随后记者边洗碗边观察发现,这些洗涤工人面前的水桶都没有移动过,即使水桶里的水已经变成黑色,工人们也不会更换干净水。据记者统计,从上午9时30分到上午11时,仅有一名员工往水桶里倒过清水。

  记者悄悄问那中年女工:

  “进厂不用健康证的吗?”中年女工说:“没有听说过要健康证啊!”该厂的一名保安也告诉记者:“到厂里上班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了,还要什么健康证!”8月8日,记者在白云区工商分局没有查询到该公司的注册资料。

  卧底第二站

  一清餐具消毒公司

  臭烘烘污水车间大生产

  7月29日,本报两名记者到天河区车陂十一社工业区一清餐具消毒服务有限公司面试,只凭身份证就被录用并要求8月1日上班。

  8月1日上午8时30分,记者如约来到一清公司上班。被带到车间后,记者发现一清公司车间屋顶是用铁皮盖的,在太阳的照射下,车间内温度极高,加上通风条件极差,工作环境闷热难耐。一名刘姓中年大叔戏称:“每天都在洗桑拿。”车间门口污水横流,脏乱不堪。进入车间,一阵阵令人作呕的臭味袭来,记者假装发牢骚:“这里怎么那么臭啊?老板不给我们发口罩吗?”“这里本来就臭,那些人(指清洁工)又懒,都不搞清洁,加上平时那些回收来的餐具都有剩菜,这么热的天气,当然臭了。”开朗的刘大叔悄悄告诉记者。至于口罩,刘大叔则告诉记者:“口罩?你别想老板给你发,受不了你自己去买一个吧。我来一个月,已经习惯了。”

  做工间隙,记者和刘大叔聊天:“大叔,这里的生意好像很好啊。”“是啊,现在人手老是不够的,每天要加班,所以现在还在招人,今天加上你就新来了5个。”“哦,那这里每天大概发多少货啊?”刘大叔说:“400箱左右啊。”记者了解到,刘大叔口中的箱是指那种四方形的塑料箱,一个箱子可以装12套餐具。

  记者又趁做工间隙到公司办公室等地方查看,均没有发现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其它证照。8月6日下午4时45分,记者在天河工商分局了解到,一清餐具消毒服务有限公司并没有办理营业执照。

  工人挖着鼻孔包装碗筷

  在车间,记者看到一些员工穿着拖鞋、短裤上班,甚至有个别赤着脚在车间里走来走去,几个年轻的男性员工甚至在车间吸烟。在工作过程中,仅有漂洗餐具和搬运的员工戴手套,其他员工则均不戴手套,口罩则无一人佩戴。

  8月1日上午,由于车间停电,记者被临时安排到包装部帮忙包装筷子,即把筷子放进塑料袋。记者与另一个张姓打工仔一起进行包装,两人都没有戴手套和口罩,因为车间里根本找不到像样的手套,口罩则根本不见踪影。“我们一直都是这样装筷子的,装好了就拿去机器上密封,然后直接给饭店使用了。”小张说。在包装过程中,由于身处高温环境,记者和小张汗流满面,不停地用手擦汗,擦完汗水后,又直接拿手去装筷子,而小张更有个陋习,喜欢拿手指挖鼻孔,每包装完5双筷子,就要挖一次鼻孔,然后又直接去包装筷子,连手也不洗(见上图,杨英杰/摄),记者在一旁看得直反胃。

  餐具不干净被饭店“威胁”

  8月1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第一批前去送货的员工返回公司,急匆匆地来找公司老总,“刘总,有几家饭店发现我们的餐具不干净,他们说不给他们免费送几百套使用,下次就叫我们不用送货了。”“他们每次要多少套的?”“一百二十套。”“哦,那不能给他们免费送那么多套啊。”“不送不行啊,现在那么多厂做这个(餐具消毒),竞争很激烈啊,他们换得很快的,我们也不是要第一次免费送他们餐具用了。”

  下午2时30分,记者被安排跟车外出送货,在送货过程中,记者发现,送货车一方面会把已经经过消毒的餐具送到各饭店,同时又会不断地把饭店已经使用过而又未做任何处理的餐具回收。于是,经过消毒的餐具和已经使用过的餐具会同时放在一个密封的车厢里,每次打开车厢,记者都会感觉到臭味难耐,而车厢的地板上也沉积着一层黄色的油垢。

  送货车装完餐具再装垃圾

  下午5时许,记者跟随的运货车装了半车的消毒餐具,准备出发时,公司的打工仔却往车里丢来几大包用蛇皮袋装好的垃圾,说是要搭个顺风车去扔垃圾。在路口卸掉那几包垃圾时,车厢里尘土飞扬,这时,一起送货的另一名工人忍不住发起牢骚:“那么多灰尘,太脏了,叫人家怎么用啊?等下别人肯定又要退货。”

  在跟车送货过程中,记者也发现,一清公司的餐具一部分主要发往祈福食街、洛溪食街。据悉,有6家在洛溪食街经营的饭店酒家向一清公司拿货。另一部分则发往市内饭店,“如白云区京溪食街及石牌、棠下一带的酒家。”记者在跟车送货时发现,送到家福酒家400套,送往陈记食府290套,送往三秦桃园酒家300套。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