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公费医疗市民莫成无良药贩帮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13:59 南方日报

  王小海 李华炎

  倒卖药品牟取高利,广州“药品黑市”猖獗

  公费医疗市民莫成无良药贩“帮凶”

  药品是用来救死扶伤的,但社会上却活跃着一批这样的药贩,他们低价回收“黑药”,再高价卖给老百姓从中牟取高利。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加大对这些药贩的打击力度,但“药品黑市”依然得不到有效控制。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最新报道,近日上海查获近年来全国最大的“非法回收倒卖药品”案件。在此次专项整治中,上海药监局先后端掉了13个非法收售药品的地下窝点,现场查获药品1000多个品种。

  而在广州,“高价回收药品”的小广告仍然随处可见。记者调查发现,享受公费医疗的市民从医院低价买回药品,再卖给药贩赚取差额的现象很普遍。广州市药监局表示,这种行为是非法的,一经查实必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希望市民莫成为不法之徒的“帮凶”。

  曝光

  近年全国最大的药品倒卖案告破

  据报道,上海药监局近日在普陀、宝山等一带开展了打击“非法回收倒卖药品”,经过连日的跟踪,先后查获并捣毁了13个非法收售药品的地下窝点,现场查获药品1000多个品种,药品总价值290多万元。这些“黑药”销售网遍及安徽、浙江、河南、辽宁、黑龙江、广东、四川等全国十多个省份。

  上海市药监局表示,查获的药品中除OTC非处方药外,也有“需要在医生处方购买”的药,也不乏价值昂贵的糖尿病、癌症等治疗用药。这些回收来的药部分已过期,其中不少已完全失效。稽查人员表示,不法分子通过对“黑药”重新包装后再倒卖给消费者,患者用后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因为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建康。

  据了解,这些药除部分来路不明外,不少是享有公费医疗的市民把自己的药品贩卖给药贩的。他们从医院买药,只需付15%的费用,但卖给药贩,100元的药可以赚五六十元。“这种行为属于违法犯罪!”

  调查

  广州药贩一天收入上千

  据了解,近年来广州也对“非法回收倒卖药品”进行大力打击。市药监局的稽查人员说,“非法回收药品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点。”

  但记者调查发现,“高价回收药品”的小广告依然遍布大街小巷。新港东路的一位环卫人员告诉记者,“也不知他们是什么时候贴上去的,今晚撕下来,明早又贴回来了。”

  “高价收药,让你的医保卡兑换成现金。”记者在客村发现这样一则收药广告,根据上面的电话,记者联系了药贩陈某,并表示自己有不少药要“处理”。陈某告诉记者,他什么药都收,常见的

药价钱很低,最好是价格贵的高档药,“价格可达到零售价的一半。”

  记者称没有高档药,但“手头紧”,想用医保卡弄点现金。陈某立即“指导”说可以到医保定点单位开些治糖尿病、高血压的药,他负责回收。记者质疑“没有医生处方开不到药”,他立即表示这不是问题,“如果医院不行,就到药店,那里一般可拿到药。”

  在五羊新城、岗顶以及新市等地方,记者也都发现过“药品回收”的招牌,但是收药人一般很狡猾,有的见到记者询问,只笑而不答;有的不见药品,就干脆不予理睬。也有胆大一点的药贩告诉记者,做他们这行虽然“辛苦”,但利润“不错”,运气好的一天可以赚上千元。“如果是老板,更不用说了。”

  市场

  合法收药量不足给药贩留下空间

  为打击药贩的猖獗地下活动,近年来全国的药监部门都在不断努力。广州药监局局长姚建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广州已有相应的渠道对过期的药品进行回收,例如广药集团与几个连锁药店、企业长期开设回收药品的渠道。据悉,在广药集团开展活动一周后,全市回收到的过期药就高达10余吨。

  但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总经理李楚源却说,公司回收的过期药,与居民家中过期药的实际数量还有很大差距。“今年回收的这10吨过期药,估计还不到广州市民拥有过期药的10%,超过90%的过期药被市民自行处理掉了。”

  在这些“自行处理掉”的药品中,又有多少流入药贩的囊中?目前还未有确切数据。但在调查中不少市民表示,与其将过期药品扔进垃圾桶,不如卖出去,“这样多多少少拿回一点钱。”

  根源

  病人医院都是能多开就多开

  在采访中,广东某大医院的一位药师向记者透露,目前享有公费医疗的人大量开药后低价卖给药贩并非个别现象。无论是卖药的,还是药贩以及医院,都有利可图,损害的却是公众的利益。

  有专家认为,长期的公费医疗使很多人看病拿药时形成了能多开就多开的习惯。原因只有一个:公款能报销,不花个人钱。这样,久而久之,一些人家中就积攒了一些药品。这些剩下的药品“消化”不了,正好又有人收购,于是就形成了药品倒卖这个市场。

  据了解,目前广州每年公费医疗支出总额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越秀区中医院院长、市

人大代表李晶如说,“这很不合理,表明公费医疗人群滥用、转移医疗资源问题突出!”

  与公费医疗相对应的一些自费医疗群体,他们面对医院里昂贵的药价,自然地就会把眼光投向药价低廉的药店和私人诊所。这一点在贫困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最为突出。这些自费医疗的群体就是“回收药品”的主要消费者。

  医保卡“套现”,透支养命钱

  除了公费医疗的情况,记者联系了多名药贩后发现,只要说自己有“医保卡”,对方都会很热情地接受咨询并提供“建议”。有药贩向记者坦言,“有医保卡的人才是我们的大客户。”

  为何药贩如此钟情医保卡呢,原来,广州市不少企业已为员工购买医保,员工每月自己交一部分钱存进医保卡,公司再补一部分。由于一些年轻人身体好,医保卡暂时用不上,而卡里的钱也只能“深藏卡中”,不能取出使用。为此,一些年轻人便想出用医保卡买药再卖药这种手段来“提取”医保卡中的现金。

  不过,这种做法无疑是透支今后的养命钱,因为医保卡中的存钱越多,今后看病手头就越宽裕,而提前使用,以后看病还是要多花自己的钱。

  出路

  打击倒卖药品需控制“大处方”

  有货源,也有售路,而其中的丰厚利润自然让不少人甘愿以身试法。据相关报道,上海药监局刚结束此次打击活动后,不法药贩又开始药品地下交易了。难怪,广州药监局的稽查人员说,打击倒卖药品是热点也是难点。

  市劳动保障局医保处有关负责人对此也表示,目前对于贩卖药品的行为,查处难度很大。比如有的药店开出的是处方药,但上报的医保单上却是非处方药,“就很难查清楚。”要铲除倒卖药品行为,药监、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需加大联合打击力度。“但由于公费医疗人员看病抓药行为很难约束,因此公费医疗人员私自卖药品难以管理。”

  也有专家认为,要打击“药品黑市”,不仅要加强查处力度,同时应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由公费医疗滋生的“大处方”现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