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息时报》报道,一些漂亮的塑料瓶或一些质地比较硬的塑料瓶往往会被消费者再次利用,比如用来装水或者是装油等。然而,这样一些看似“重复利用更环保”的行为实际上有可能使你陷入了健康的陷阱中。
食品专家指出,人们以为自己很重视食品安全,却往往忽略各种食品塑料外包装的重要性。如何辨别这些塑料饮料瓶、水瓶、油瓶等材质和质量呢?关键在于瓶子底部那个由三个箭头组成的可回收的三角形标志,以及三角形里从1-7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字。
消费者对塑料标识所知甚少
据了解,欧、美、日等国家的所有塑料生产企业都是根据ISO11469国际标准对塑料制品分类,达不到标准的塑料制品根本不允许进入市场。而我国早在1996年就出台了《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一些正规的大品牌企业为了方便塑料制品回收,近来纷纷开始标注回收标志。但是因为目前塑料制品标注回收标志是非强制性的,所以不少厂商没有对饮料瓶材质进行标注。
塑料标识主要是为了便于回收再利用,如果消费者认真阅读标签,也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标识知道所使用的塑料制品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应该在什么环境下使用。但事实上,有关这个标识的宣传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对此的投入都不足,使得消费者对此的认识几近空白。
并非所有塑料瓶都可重复使用
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的塑料包装都是标注1的塑料瓶,如饮用水、饮料、调味品、食用油等的塑料包装都是以此为主。针对不同的食品种类,这些塑料瓶的软硬并不同,比如饮用水的塑料瓶,其瓶身一般比较软,而一些功能型饮料等,其瓶身比较硬,虽然它们用的同样都是PET材质。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饮料瓶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装水、装油等。如市民平时出门运动,会用饮料瓶装上一些开水,一些瓶身比较硬的饮料装开水也没有问题。许多市民认为,饮料瓶循环利用更加环保,但是一些瓶身软的一倒入开水就变形了,不能用。
专家指出,食品级的PET瓶不能耐高温,须在低温使用,一般在70摄氏度以下使用是安全的。此外,这些塑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国家规定企业不能回收,不得重复灌装使用。同时也有专家提出,塑料瓶清洗难度较大,重复使用会孳生大量的细菌。
也就是说,一直以来市民以为重复使用塑料瓶更环保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甚至有可能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因此,每一个消费者有必要看清塑料瓶底三角形内标注的数字,在掌握其材料性能的情况下再谨慎合理利用。
链接
塑料瓶底部数字含义
1代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目前,一般的矿泉水、碳酸饮料和功能饮料瓶都用这一材质。耐热至70℃易变形,使用10个月可能会释放出致癌物。高温天气不要把矿泉水放在露天或车里,也不要直接把开水冲进矿泉水瓶里。
2代表HDPE(高密度聚乙烯):多用于制造盛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容器瓶子。比较耐高温,但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3代表PVC(聚氯乙烯):这种材质的塑料制品易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没有被完全聚合的单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剂中的有害物。这两种物质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释出,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致癌。
4代表LDPE(低密度聚乙烯):目前市场上的保鲜膜、塑料膜等多用这种材质,耐热性不强,合格的PE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食物入微波炉加热前,应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代表PP(聚丙烯):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透明度差。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有些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6号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6代表PS(聚苯乙烯):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耐热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不能用于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聚苯乙烯等致癌物质。因此,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7代表其他类:是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因其材料中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尽量不要用来盛装开水。双酚A可能与乳腺、前列腺以及生殖系统疾病有关,还可能诱发某些癌症。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