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元旦春节消费小心六大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 07:3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深莞惠三市消委会首次以集体名义发出消费提示:

  本报讯 (记者 仇日红) 针对元旦、春节将至,市场上有可能集中出现的促销欺诈现象,深圳、惠州、东莞三市消委会昨日共同向三市市民发布了《深圳、惠州、东莞三市消委会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防促销市场上各种价格欺诈、消费陷阱。

  这也是三地消委会今年10月展开消费维权合作后以集体名义发出的第一期消费提示。

  消费记住16字真言

  离元旦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市场上不少商家已经提前开始了新年促销,《深圳、惠州、东莞三市消委会消费提示(第一期)》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小心6个方面的消费陷阱。

  如一些商场为了吸引顾客,在广告上打出“买100送500”的口号,而实质上商家却在促销活动中把商品的标价大幅提高,消费者不但没有得到切实的优惠,还可能支付更多的现金。

  三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任何商家消费都要本着“货比三家、按需消费、索要票据、注意安全”的原则。

  三地合作减少维权成本

  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三市已经成功实现了“异地消费,就近投诉”,相对以往的哪里消费在哪里投诉而言,三地合作减少了消费者投诉维权的成本。至今已经处理了多起消费投诉,包括一宗深圳市消委会受理的深圳消费者在惠州购房的投诉。

  六大陷阱逐个看

  1.价格欺诈 虚构原价假打折;先提价再返利赠券。

  2.折扣误导 商品折扣名不副实,在“买满就送”活动中,将商品的价格标注为199、1999等,同时提高小额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实际难以得到广告宣传中的折扣;总折扣率难以计算,如买100返50,看上去是五折,实际上消费者最低获得的折扣约是6.7折。

  3.循环消费 很多“满百送券”的商品标价尾数接近满百又绝不满百,消费者为了获得代金券,不得不买些东西凑整。

  4.规避责任 换季商品促销逃避“三包”责任,以低廉的价格销售换季商品,消费者等到适合季节再用,耗尽了“三包”期限;以奖品、赠品为名处理伪劣次品,不提供发票。

  5.免费服务 如消费者做免费美容,当进行到一半时,被告知免费的只是服务,产品不免费或诱使消费者接受更高价的产品和服务等。

  6.安全隐患 商家开展特价、免费促销活动,大量人流拥挤,容易引发哄抢、挤伤事件,也给小偷创造了作案条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