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姜:宝贝还是毒药

2012年11月26日 10:51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姜主要还是作为调料使用,那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只要烹饪需要,都可以放心地使用

  云无心:

  食品工程博士,现在美国从事食用蛋白质的研发工作,通俗点说,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如何做饭”。

  在世界许多地方,姜都是“药食两用”的植物。不过,大概只有在中国,才会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结合,产生姜的神秘传说:“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似砒霜”。有中医专家解释说:“从中午12点之后,阳气逐渐衰弱阴气渐长,此时吃姜会影响睡眠,不利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

  根据现代科学对自然的认识,这些说法当然很滑稽。一种物质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其中的成分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不管在早晨、中午还是晚上,姜中的物质不会有什么不同。中国的古代哲学认为人体在不同的时辰处于不同的状态,现代科学也同意在不同的气温与活动状态下,人体的生命活动会有些许不同。

  不过,作为恒温动物,尤其是可以通过空调、暖气、加湿等等各种技术手段改变生活环境的人类,环境对生命新陈代谢的影响实在很有限。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轻易地从一种食物中辨析出几百种成分,也可以轻易地跟踪一种食物成分在体内的去向,然而也还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一种食物,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对身体的作用能有“宝贝”与“毒药”这样尖锐对立的变化。

  考虑到现代的交通工具,“早上胜参汤,晚上似砒霜”就更是无稽之谈。比如说,一个人在美国的早上拿到一块姜,如果吃掉的话,应该是“宝贝”。如果当时没吃,12个小时之后是晚上,就成了“毒药”;但如果他坐上飞机,12个小时之后飞到了中国,在中国却是早上。也就是说,同一块姜,同一个人,差别只是有没有坐一趟飞机,那块姜就会有“毒药”与“宝贝”的不同。

  现代科学并不是与“传统医学”对立的体系。相反,它会把各种传统疗法按照科学规范进行研究。不管是药物还是食物,“安全性”都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根据目前所获得的证据,一般认为每天吃1克干姜,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大量吃姜可能增加凝血难度,对一些跟凝血有关的药物会有干扰。除此以外,在任何情况、任何剂量下都没有发现过姜能毒死人,“似砒霜”也夸张得太过离谱。

  在安全性不存在明显问题的前提下,各种功效的研究就会有价值。在世界各地,姜的“功效”多达二三十种,小到治疗胃肠不适,大到防癌抗癌。许多功效还真是吸引科学家们做过一些实验,不过结果并不赏心悦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所属的医学图书馆对这些研究做过综合评价,多数是“无法证实或者否定”,有少数几种是“没准有效”。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治疗女性痛经。实验是伊朗科学家做的,他们找了150位大学女生,分成三组,让她们描述痛经的程度。在不进行处理时,三组的“痛经程度”在统计意义上没有差别。然后在月经开始的三天内,让她们每次吃250毫克姜提取物,每天4次,然后描述月经期间的“痛经程度”。实验是双盲的,另外两组分别给予布洛芬和甲芬那酸。二者都是常见的止痛药,分别是大家熟知的药品“芬必得”和“扑湿痛”的有效成分。

  在一个月经周期结束之后,统计发现:姜能使大约62%的人感到痛经减轻,跟两种药物的功效没有统计学差异。虽然这项研究没有安慰剂组,因而不能排除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不过它的结论是“在减缓痛经上,姜跟布洛芬或甲芬那酸同样有效”,还是合理的。严格说来,仅仅靠一项研究,并不足以“证明”一个科学结论。但考虑到这个食用量的姜没有可知的不良作用,对于受到痛经困扰的女士,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类似的研究对关节炎患者进行过,结论是姜的作用与布洛芬相当。

  一般这些研究都是用姜粉或者姜的提取物来进行的,国外市场上也有很多这一类的非处方药或者膳食补充剂。中国人可能更喜欢新鲜的姜。根据姜的含水量,1克姜粉或者提取物大致相当于4克左右鲜姜。换句话说,如果想尝试一下这些功效,可以按照每天4克左右鲜姜的量来试几天。如果有用,就坚持;如果没用,也不要使用更高的剂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姜主要还是作为调料使用,那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只要烹饪需要,都可以放心地使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据称重庆不雅视频女子曾被王立军拘1个月
  • 体育CBA-麦蒂34+9遭断球绝杀 F1-维泰尔夺冠
  • 娱乐刘青云桂纶镁金马封帝后 专题 视频集
  • 财经酒鬼酒塑化剂门后复牌跌停 未提是否召回
  • 科技运营商垄断手机阅读:捆绑用户被动消费
  • 博客单士兵:祝贺一个逃离科研的博士
  • 读书揭秘301医院:中共高官们如何面对死亡
  • 教育大学女生携iphone应聘遭拒 国考题答案
  • 育儿男童幼儿园内生殖器被撕裂调查无果
  • 海宁:巴菲特成功的背景
  • 马光远: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细则很失败
  • 朱文:高端白酒股是否还值得投资
  • 张卫星:中外文化差异导致不同股市
  • 罗天昊:中国改革的九大方向
  • 姜广策:投资向何处去
  • 郭世邦:证券公司为何穷途末路
  • 童大焕:不敢做房奴的人可能终生受穷
  • 赵伟:有趣的空间经济学
  • 扬韬:白菜价 两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