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3-15年度报告监管篇:鼎力执法抒写为民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5日 17:20  中国消费者报

  贾君 任震宇 郑梦超 武晓黎

  2011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倾力关注民生,高擎维权之剑,把市场监管作为第一职责,着力在创新监管理念、拓展监管领域、完善监管机制、转变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上下功夫,市场监管的有效性、权威性不断加强。

  严控食品安全

  2011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真贯彻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重点食品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食品经营等专项整治整顿工作成效显著,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销售伪劣食用油等专项执法行动取得实效,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和处置,食品市场主体资格、食品质量、食品经营行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各地工商部门按照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要求,分解整顿任务,细化整顿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村食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季节性节日性食品、食用油、酒类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办违法案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11月,全国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14万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213.6万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56.2万个次,取缔无照食品经营4.3万户,吊销营业执照576户。广东、河南、四川、海南、天津、云南、青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专项整顿工作行动快,力度大。西藏、青海、内蒙古、宁夏突出加强了对农牧区、清真食品的整治,社会反响良好。陕西对世界园艺博览会食品市场全面整治,确保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各地工商部门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办力度,积极防范和处置食品安全突发问题。先后及时依法开展对含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罗丹明B的食品、“山寨食品”、问题燕窝等食品市场清查,及时下架退市问题食品,并依法查处。妥善处置了“瘦肉精”、“人造假豆腐”、“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截至2011年11月,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案件6.2万件,移送司法机关251件。

  “双打”战果丰硕

  一年来,各地工商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和总局行动方案,取得显著成果。涉外商标和驰(著)名商标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恶意商标抢注行为和违法印制、使用商标标识及仿冒知名商品包装、装潢行为得到遏制,网络商品交易中侵犯知识产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得到有力惩治。据统计,2011年1至11月,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6.76万件、案值9.33亿元。2011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0.23万件,案值12.76亿元。“双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严格审查,依法驳回大量恶意注册商标申请,严肃查处并曝光部分恶意注册商标案件,恶意注册商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自然人叶荣杰恶意注册大量高知名度涉外商标涉及的233件商标异议案件提前加快审理,裁定异议成立,不予核准注册。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涉及恶意注册“万向”相关商标的50件驳回复审、异议复审案件加快审理,切实维护万向集团公司商标权益。此外,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加大商标海外维权力度,成功解决了“镇江香醋”集体商标在韩国被恶意抢注案件和“孔子学院”商标在哥斯达黎加被恶意抢注案件,积极协助解决我国28家知名企业商标在非洲知识产权组织被抢注纠纷。

  在商标印制监管和知名商品包装装潢保护方面,各地工商部门对商标印制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印制商标标识行为。重庆市工商机关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26份,查处商标印制违法案件10件。江苏省无锡市工商机关对全国三大彩印中心之一的锡山区鹅湖镇进行重点监控,针对印制企业为避开工商机关白天巡查而改为双休日、夜间加工的情况,采取双休日、夜间突查的措施,共查处商标印制违法案件17件。湖北省工商系统在其组织开展的“四打四保”专项行动中清理违法商标印制企业1200多家。

  红盾通力护农

  2011年,各地工商部门认真开展以农资打假为重点的红盾护农行动,以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市场监管、质量监测、消费维权、创新机制、落实责任”5个方面为着力点,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坑农害农行为,有力地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红盾护农行动中,各地工商部门以肥料、农药、种子等农资为重点品种,以农资销售相对集中的地区及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特别是农村市场为重点场所,加强市场巡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黑龙江省对消费者举报的、受理申诉、市场检查和质量检测发现的案件,特别是对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指导,严厉查处,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工商局查获一起特大涉嫌制售假种子案,现场查扣涉案种子25950公斤,涉案制假设备一整套,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河北省秦皇岛市工商局查获一起利用中国种子集团迪卡牌种子包装倒卖假冒种子案,查扣假冒种子3000余公斤。广西来宾市兴宾工商分局查获了假冒广西鹿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喜丰”牌钙镁磷肥400袋,共10吨。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工商机关共检查农资市场67888个(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者94.3131万个(次);取缔无照经营户6860户;查处农资违法案件5.7万件,案值5亿元;受理农资申诉5472件,挽回经济损失逾1.4亿元,为我国夺取粮食“八连增”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压态势“打传”

  2011年,针对利用互联网从事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愈演愈烈的趋势,国家工商总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周密部署相关执法行动,各地工商机关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打击传销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推动打击网络传销工作顺利开展,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作出了新的成绩。一年来,国家工商总局与公安、工信、教育、商务、信访、人民银行、外宣、高法、高检等10余个部门有关司局先后召开3次会议,研究组织开展打击网络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具体方案。

  2011年6月底,国家工商总局与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7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打击网络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鉴于打击网络传销是工商机关面临的新任务,一些地区缺乏打击网络传销的实际经验,国家工商总局直销局加强培训,指导各地开展打击网络传销专项行动。此外,多次组织打击网络传销工作座谈会,提高了各地工商机关查办网络传销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在2011年下半年开展的打击网络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各地工商机关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强化直销监管工作,加大大案要案查办力度。2011年,全国工商机关共查处传销案件1419件,取缔捣毁传销窝点1.8万个,教育遣散传销人员17.5万人次。一年来,河南、上海、重庆、江西、四川等省市工商局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查处了一批网络传销案件,有效遏制了网络传销蔓延势头。

  整治违法广告

  按照2011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部际联席会议的工作部署,各地工商部门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广告种类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现象作为整治重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分类别、分阶段进行整治,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不断提升广告业诚信度。同时,各地工商部门继续加大对群众申诉举报集中、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的地区和媒体的治理力度,整合监管措施和手段,强化案件查办和跟踪督办,落实属地监管,坚决遏制违法广告屡禁不止、屡罚屡犯的现象。尤其是加强互联网广告的监测监管,严格监管电视购物广告,严厉查处虚假违法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美容服务、化妆品广告以及收藏品、招商加盟等广告。

  一年来,全国各级工商部门以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和非法涉性广告为整治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惩处虚假违法广告责任主体,有力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广告市场秩序。据统计,2011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4.19万件,罚没金额2.6亿元。

  力促公平竞争

  2011年,全国工商系统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不断深化。各地工商机关把关注民生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对供电、供水、供气、有线电视、交通运输等垄断性行业的监管力度,开展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同时,配合国家有关稳定物价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查处大型零售商滥用优势地位的不公平交易行为。进一步做好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工作,依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仅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工商机关共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案件171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案件2件,零售商供应商不公平交易案件1336件。

  在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中,各地工商部门围绕重点领域和行业,严厉查处了一批商业贿赂大要案件。河北、山东等地工商机关积极拓展执法领域,对金融领域案件展开调查。在推进保护知识产权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中,国家工商总局指导全系统以打击“傍名牌”为重点,组织部署查处一大批仿冒蒙牛、科勒、燕京啤酒、小天鹅等知名商品包装装潢的违法案件,极大地震慑了违法份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工商局根据举报,一举端掉通过互联网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品的窝点,查获侵权商品两万余件,货值5000余万元。广东省工商机关查获涉嫌假冒LV、CUCCI、劳力士等世界知名商标商品,涉案市值近亿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国家发改委:罚虚假打折 揭囤积居奇

  “2011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围绕稳定物价总水平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大力加强监管,查办大量价格违法案件,整顿了市场价格秩序,维护了公平的竞争秩序,切实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获悉,2011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认真做好举报案件办理工作,积极组织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重点部署对医疗、教育、房地产、银行等百姓反映强烈的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4.51万件,实施经济制裁20.91亿元,其中退还消费者3.15亿元、没收违法所得15.69亿元、罚款2.07亿元,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有力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整顿零售市场价格秩序,查处低标高结、虚假打折等价格欺诈行为。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统一组织北京等10个省区市严厉查处并公开曝光了家乐福、沃尔玛等零售企业的价格欺诈行为,分别对其涉案的19家超市门店各处以法定最高额度50万元的罚款,罚款总额950万元。两大零售企业被罚在业内引起了强烈震动,促使零售市场价格秩序明显好转。

  ——平息日化产品涨价风潮,查处恶意散布涨价信息行为。2011年3月下旬,联合利华公司多次发布日化产品即将涨价的不当言论,强化了消费者涨价预期,引发上海、西安等部分城市日化产品抢购,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国家发改委会同上海市物价局对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行为开展检查,查实该公司存在“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其暂缓调价计划,并处200万元罚款。该案的查处迅速平息了日化产品涨价风潮,恢复了市场秩序。

  ——惩戒恶意囤积中药材行为、查处垄断复方利血平原料药案,有效维护医药市场秩序。国家发改委针对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国中药材市场进行调研、检查,严肃查处了浙江南方药材公司等经营者囤积党参行为,依法对违法企业实行告诫,要求其限期改正违法行为、消除市场影响。2011年,国家发改委还查处了山东潍坊顺通、华新两医药公司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原料药,进而控制降压药复方利血平的生产、销售,以抬高价格、牟取暴利的案件。依法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700多万元。

  ——着力规范商品房明码标价行为,保护群众购房权益。2011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明确了商品房“一套一标”、“一标一罚”政策。5月中旬,组织开展商品房明码标价情况专项检查,公开曝光了20多家房地产企业标价不规范问题。

  ——对电信、联通开展反垄断调查,促使互联网降费提速。2011年4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对大型国有企业中国电信(微博)中国联通(微博)在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上的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交易条件基本相同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别待遇的行为进行了调查。两公司表示确实存在调查机关发现的问题,愿意认真整改。截至目前,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已经完成100G的互联带宽扩容;中国电信与中国铁通再次完成10.5G的互联带宽扩容,其直联电路结算价格也已经大幅下调。中国电信承诺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管理,降低过高的资费标准;继续开展宽带大提速,降低单位带宽价格,确保5年下降35%以上。中国联通承诺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专线资费管理,制定全国统一的专线接入资费标准;承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速、优质的服务,至2012年底,公众用户4兆及以上速率带宽普及率达到50%以上。

  国家质检总局:搞监督抽查 控产品质量

  记者近日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了解到,2011年全国质检系统共查处11.14万件质量违法案件,其中食品违法案件达3万件。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秉承“六个严格”的要求,对一系列产品由监测预警到生产准入及监管、抽检、执法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极为显著的成效。

  ——在“严格实施风险分析”的要求下,成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加强了进出口商品风险分析、食品农产品等重点产品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制度。强化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开展了乳制品“三全五查”工作。

  ——在“严格实施准入制度”的要求下,吊销注销食品和工业产品企业生产许可证1.5万张,并对1176家乳制品企业进行重新审核,由于提高了要求,通过率仅为59.6%。同时,注销、撤销了478家进口废物原料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资格。

  ——在“严格生产企业监管”的要求下,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食品生产单位143.9万家(次),发现问题14.3万个。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年”活动,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化、分类监管和电梯监管工作改革。

  ——在“严格监督抽查和检验检疫”的要求下,组织对1.9万家企业生产的156类20965批次重点产品实施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87.5%;查处不合格产品2621批次,曝光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2564家;检出不合格进出口工业品6.9万批,货值537.6亿美元;召回汽车182.7万辆、家电产品184万件。

  ——在“严格执法打假”的要求下,开展16次专项执法打假行动,查处违法案件11.14万起,其中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3万起。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645起。开展电梯、气瓶充装、检验单位等专项整治工作,特种设备事故死亡率下降9%。

  ——在“严格处置突发事件”的要求下,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质量安全违法案件超过上年两倍,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次数同比增长两成,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事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