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产品集体涨价波及百姓饭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1日 16:27  舜网-济南日报

  麻辣烫由原来的0.5元涨到0.6元,蒸包从0.6元涨到0.7元,鸡蛋肉烧饼从2元涨到2.5元……昨日上午,市中区某小吃街上的不少小吃摊张贴出涨价通知。

  小吃摊涨价 餐馆饭菜“缩水”

  “小本买卖本来就赚不到多少钱,肉类和菜类都涨价了,我们能不涨吗?” 卖“串串香”的张女士颇感无奈地说。一年来,济南的小吃相继涨了0.5~1元左右,米线、朝鲜面等食品去年还每碗3.5元,今年就涨到4元,煎饼果子也因前段时间的鸡蛋涨价从2元涨到2.5元,茶叶蛋由0.5元涨到0.8元。

  大部分饭馆还没有明显提价,但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饭菜“缩水”了。在高新区工作的王先生说,常去的家常饭馆干炸里脊虽然仍是18元,可分量明显少了,青菜也减量了。销售者解释,最近油价上涨,肉也贵了,提价“伤感情”,只能减量。

  蔬菜、肉类、食用油价格纷纷上扬

  什么牵制小吃摊饭馆价位上调?记者调查了文化东路、杆石桥附近的几处菜市场,发现其主要受制于一年来农产品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市场上不少蔬菜价格有所上涨,涨幅最高的当属蘑菇,由6~6.6元/公斤涨至8~9元/公斤,而常见的越冬菜大白菜进入10月后价格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卖到1.6~2元/公斤。

  蔬菜价格“发烧”是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扬的缩影。由于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价格上涨,食用油价也开始攀升。部分农贸市场中5升的金龙鱼调和油从54.9元涨到62.5元,胡姬花浓香5升装花生油从92.5元涨到104.8元。金锣专卖店店员称,大部分肉类也涨了1~2元/公斤。

  中低收入者精打细算

  “以前下班喜欢去小饭馆吃饭,现在有时间就买菜回家自己做。”二环东路附近某私企职工小孟称,工资没变,物价提升,现在买什么都要精打细算。退休在家的李女士则养成了早起到批发市场买菜的习惯,扣除公交车费还比逛超市节省不少。

  受访的不少中低收入打工族、上班族表示,物价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消费方式,一些家庭开始有选择地“囤货”,网上团购和折扣也成为年轻人的备选措施。

  双管齐下调节规范物价

  市场人士分析,近期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近期季节气候变化原因及年内部分地区自然灾害致使农副产品产量有所减少,但也不排除人为囤积和炒作,此外国际供求关系、货币因素等也可能造成“蝴蝶效应”。

  市物价局工作人员则表示,现在露天菜基本下市,大棚温室菜还未大量上市,加之寒冷天气影响,农民对蔬菜投入人力物力增多,部分蔬菜出现短暂性稀缺,价格上涨。“根据监测,目前农副产品价格上下波动在正常范围中,市场供需流通比较充裕。”

  记者采访得知,政府已针对部分领域出台调控措施。国家粮油交易中心近日向市场抛售30万吨临时存储食用油,明确要求购买者必须尽快将之投放市场。国务院也召开常务会议强调,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之一是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本报记者 刘晓群 实习生 胥杉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