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价听证:关键是公开透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7日 08:31  深圳商报

  会期定在本月21日,“底线”定在上调0.6元。备受关注的深圳水价调整听证在昨天的预备会召开后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细细一算,按照去年11月底发布的政府公告,原定于12月30日举行的水价听证会已经延期了20多天,如此谨慎的安排或许正印证了水价调整的敏感。不妨回顾过去一年的“水价调整”,诸多城市的价格听证会饱受争议,有参会人员的代表资格问题,有企业成本的真实性问题,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能够一一展示涨价的原因、涨价的幅度、涨价的影响,价格听证已经在制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关注水价调整,“涨”与“不涨”是应有之义,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更为公开公平的博弈规则,让“逢听必涨”变成“涨个清楚、涨个明白”。

  就深圳的水价听证而言,企业的公告已经清楚回答了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首先是成本,我们看到了原水价格的政策性上调;其次是幅度,超过三成的涨幅看似不少,但普通家庭每月支出增长并不是个大数目;再者是利益流向,优质饮用水工程计划的受益范围和每一个普通市民息息相关。从企业的角度,我们可以说“涨得有理”;但从制度的角度,我们还需要“涨得明白”。

  “涨得明白”,首先在于程序的透明。就本次水价听证来说,我们可以说并不存在“被代表”现象。13位消费者代表中,除了低保户代表由民政部门推荐产生,其他的居民用户、工业用户和商业用户都是公开报名抽签产生,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被动等额当选的工业用户代表只有三人报名。公开报名,抽签产生,或许这样的设计并不能够完全反映消费者的真实呼声,但至少在程序设计上找到了公平的起点。

  防范“被代表”,仅仅在代表产生还不足够。不妨看看已知的听证风波,问题有的出在异议者得不到现场发言的机会,还有的出在不同意见得不到公告社会的机会。其实,博弈越激烈,正好体现了听证的真正意义,没有观点交锋才是最失败的听证。就深圳的听证而言,已经考虑到了代表身份的多样性,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意见的多样性、利益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水价听证才能经得起民意的检验。

  “涨得明白”,核心在于成本的公开。翻看相关资料,企业成本核算做得不可谓不细。但是,信息不对称天然存在,必然会让民众对所谓的成本产生不信任感。尤其是去年以来各地的水价调整中,号称亏损的供水企业,在相关上市公司股东的报表中却有着高达四成的利润。对于企业成本的不信任,已经动摇了听证的基础。就深圳的水价成本而言,并不需要怀疑数据的真实性。但是,提升民众的信任感,还有着许多可行之道。比如,能否增加更多的比较参数,诸如人均产值、人均收入水平、与其他地区同行业的比较等等,都能让民众做出直观的判断;还比如,能否将专业的财务报表变成普通人都能看明白的数据,过于复杂的折旧费用以及行政开支需要一个清楚的交待。

  去年,国家发改委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水价改革同样包括以下内容:严格履行成本监审和听证程序,切实加强对供水定价成本的审核,促使供水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强化自我约束,抑制不合理的成本支出,提高水价决策的透明度。市场化必然会有涨价,民众并不对此担心;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福利以及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管理效率,这些弊病借助听证披上了合法性“外衣”,民众忧虑的正是这种变相的要挟。

  提升决策透明度,这是听证制度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出发,公平选择代表,公开成本核算,深圳的水价听证有着一个不错的开局。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