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郴群
近日,洋品牌软件在国内市场频频出现消费投诉,来自俄罗斯的杀毒软件厂商——卡巴斯基被媒体爆出涉嫌强制消费者买单行为,四川省消委会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向卡巴斯基发出调查函。
无独有偶,全球管理软件老大SAP近日遭遇“画皮门”,被媒体爆出有欺骗客户、转嫁风险、制定霸王条款等一系列问题。接连出现的洋品牌软件问题给国人消费敲响了警钟。
业内专业人士表示,软件消费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崇洋媚外”,并提醒消费者购买洋品牌软件谨防三大消费误区,千万别“吃得下,难消化”。
专家提醒:“崇洋媚外”导致走入消费误区
误区一:国外技术比国产的好。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国内用户在选择杀毒软件产品时明显存在“崇洋媚外”心理,普遍认为国外的技术比中国厂商的要高级。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杀毒软件经过十多年发展,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和国外厂商相媲美,有些国内杀毒软件的技术更高。
误区二:国外软件贵得有道理。一些消费者认为国外软件厂商发展历史久,经验丰富,因此觉得国外的软件贵是有道理的。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像类似SAP这样具备强大功能的软件,中国企业可能只能用上其中的三分之一的功能。
误区三:洋软件是万能的。一些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洋品牌软件时认为,洋品牌软件是万能的,能解决自己企业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各种类型的洋品牌因为本土化不够,在解决用户问题的能力上大不如国产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