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改新方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10:06  荆楚网-楚天金报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2020年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日前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11月14日以前,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信函、传真或网络邮件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分六个部分,共二十四节,13000余字,其中四大核心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体系。具体如表所示。

  总体目标2020年基本医保覆盖城乡

  深化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新医改方案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三种方式听取意见征求时间1个月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0月14日至11月14日,并有三种方式:

  信函请寄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新华大厦18号信箱

  邮编:100045

  传真请发至:(010)88653150

  网络邮件请登录:http://shs.ndrc.gov.cn/yg

  近期五项重点改革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完善医药卫生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1.公共卫生服务

  鼓励地方政府增加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新医改方案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2.医疗服务

  非营利性医院为主体

  在医疗服务体系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依然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扶持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3.医疗保障

  多层次医保覆盖各类人群

  新医改方案指出,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医保问题

  要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

  一老一小参保明年全面推开

  到2009年全面推开,重视解决老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

  新农合提高保障能力

  适当增加农民缴费,提高保障能力。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

  农民工纳入职工医保范围

  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缴费责任,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务工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好农民工医保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服务等政策衔接。

  商业保险简化理赔手续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4.药品供应保障

  基本药物全入报销目录

  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建设规范化、集约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执业药师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支持用量小的特殊用药、急救用药生产。完善药品储备制度。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