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王飞、陈海玲、何颖思、全杰)“手紧消费”只是一个表面的消费现象,其成因何在?是否会影响到CPI走向?昨天,多位经济学家对本报连续报道的“手紧消费”表示关注,专家认为目前市场消费疲软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对经济前景预期过低,从而不得不缩减开支。
在谈到“手紧消费”的影响时,本地旅游界人士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庆假期的旅游市场,消费能力下降也将导致国庆黄金周旅游价格下降。
实质:老百姓荷包里有钱不愿花
是何种原因导致“手紧消费”时代的到来?前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现在楼市、股市下跌造成了‘楼主’、股民资产的大幅收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今年上半年居民存款是大幅增长的。所以,与其说是老百姓手中无钱,不如说是老百姓不愿意花钱,这是我国经济目前最大的困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他说,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老百姓肯定会想“我的工作将来还有没有保证?”“我的收入明年会降低几成?”形成了这样悲观的消费预期,消费时肯定比较谨慎,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有一部分人确实没钱了,比如炒股炒成“股东”了,流动资金不足了,只能缩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困局:需求供给失衡有钱无处花
林江认为,还有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市场供给难以跟上消费模式的变化,这是产生“手紧消费”的症结所在。“举例来说,在亚洲金融危机时代,香港的旅行社立即调整经营策略。他们一方面降价,另一方面向市场推出了线路行程内容缩水的旅游线路,价格当然也低了;最为重要的是,当时香港旅行社针对疲软的旅游市场,挖掘新兴的领域,比如针对孩子教育的游学团(家长再手紧不会对孩子的教育手紧)等,结果是香港的旅行社有效地规避了这种风险。”林江说,“现在的问题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了,市场上的产品、服务供应没有跟上消费方式的变化,结果必然会让更多老百姓不敢消费或者紧缩消费。”
林江表示,这里有个很大的症结:经营灵活性很大的民营企业过于脆弱,得不到政策和社会的支持,而经营方式转变较慢的国有经济仍然占据着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主导,这导致需求和供给的失衡。“老百姓想消费,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林江说,“消费疲软又导致企业生产供给减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林江认为,手紧消费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影响:国庆旅游价格涨不起来
“雪灾不出游、地震不出游、奥运不出游……很多人预测国庆旅游将出现‘井喷’,旅游价格至少也要涨一成,但我认为这是一厢情愿,国庆黄金周旅游价格非但不可能上涨,而且还会下降,”广之旅董事长、总经理郑烘接受采访时说,“出游需求能否转化为出游行为要看很多方面的因素,价格高不高就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游客消费能力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怎么可能希望今年国庆既涨价又‘井喷’?”
许多航空公司与郑烘的想法不谋而合,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庆期间的机票价格比去年要低得多,比如现在预订国庆机票,甚至还能买到3折的机票,这在往年根本不可能。而且各个景区的酒店也是大打折扣,“这说明大家对国庆黄金周的预期不高。”郑烘说。据了解,根据目前已经出台的国庆黄金周旅游价格,此前宣称要涨一成的旅游团价格并没有涨上去,北方、东部线路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而西部游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还降低了一成。
蔓延:“手紧消费”或将拉低CPI
国庆黄金周的旅游价格只是“手紧消费”影响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不少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认为,居高不下的CPI可能会因“手紧消费”而被拉下来。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认为,国内CPI可能已经见顶,预计2009年的CPI上涨压力将大大减缓。就整体而言,国内通货膨胀的增长趋势将放缓,但同时要注意经济下行的风险。
同时,虽然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缓解,但由于出口、工业活动以及私人投资增速的放缓,进而导致中国对能源、工业金属等资源需求放缓,中国经济也存在着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