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行业的“冬天”来了吗?
日前,白酒行业龙头酒厂高管透露,白酒行业的发展十年之劫,今年又到了关口。从宏观上看,人民币升值和持续通胀的经济直接导致出口企业的交易额的直线下降,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的反复跌涨,凸显出今年形势不容乐观。而对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白酒,这些还不是充分必要的限制,真正限制高端白酒的是另外一条新闻。
国务院决定安排700亿元重建基金,同时决定中央国家机关的公费支出一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这是治理行政成本不断攀升的又一记重锤,是给各地方做预算控制的一项表率。执行到地方,就变成了要比预算压缩10%的机关费用。
尽管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财政支出4.04万亿元,行政管理费支出7571亿元。但有专家预测,2006年的财政收入可能超过9万亿,其中行政管理费竟高达35%。就按最低的20%来算,08年的行政管理费用至少要有2万亿。这绝对是个巨额数字。
按这个数字,中央机关压缩5%,地方政府压缩10%。统一用5%计算,2万亿压缩后,差不多节省1000亿元,相对于700亿元的重建基金绰绰有余了。对一般人而言,在计算这些数字时,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对于高端消费就冰火两重天了。
因为我国的高端消费以公务消费为主,商务消费为辅,私人消费比例不大。而我国大多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党政军。每年不菲用于招待的费用,基本被高端白酒、啤酒和洋酒瓜分。国务院的这一记重锤打中的才是高端白酒的命脉。难怪那位高管要用“十年之劫”来形容局势。
但从白酒发展历程来看,这个“十年之劫”还是有其来历的。1979年白酒发展经历了第一次劫难,之后的中国名酒排行榜上,1965年的名酒消失了很多,只有几个老品牌挺了过来,五粮液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白酒行业的第二次劫难,却造就了五粮液规模的扩大。今年,汶川大地震、南方水灾和整个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则成为白酒行业的第三次劫难。
从应对来看,茅台酒选择了继续贯彻终端限价令,而白酒之王五粮液高管表示,将继续“控量保价”的策略。但笔者认为,这绝对不是五粮液的全部对策。有报道说,汶川大地震损坏了剑南春40%的高档存酒,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剑南春今明两年的供应量必然出现短缺,那么腾出的这个市场空间有谁占领?
绝对不是茅台。我国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国家承认的只有5种:即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茅台是酱香型,五粮液和剑南春属于浓香型。从饮酒习惯来看,习惯浓香型高档酒的人要换酱香型,其困难好比让几十年烟龄的人戒烟。这是其一。其二,五粮液和剑南春的定位有相似或相同的地方。所以,今年虽然遭遇“十年之劫”,但对五粮液而言,确是一次有序扩张的机会。
从这里再回头看一下五粮液高管的回答“控量保价”就有了另一番含义。因为,之前五粮液已经完成了买断收手和品牌调整,为高端就腾出了足够的人财力的发展空间,而控制中低端酒的产量,稳定价格,是其继续发展的根基,再加上这次意外份额的增加,充分发挥全国23家大型白酒经销商组成的五粮液结成品牌运营联盟的销售力,五粮液想不发展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