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在巴黎遭遇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 01:45 中国经济周刊

  刘国昌

  到法国巴黎旅游,曾遭遇过一次“入乡未能随俗”的尴尬。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我们到卢浮宫参观,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令我们看到傍晚才出来。不料,出了大门觉得肚子饿了,只好先找个地方吃饭,但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个吃饭的地方,无奈中我们走进临街的一个小酒馆。

  刚到小酒馆时,同行的伙伴提醒说,这是喝酒的地方,吃饭能行吗?正说着,另一个同伴说,有吃饭的,那不是有人在啃面包吗?于是,我们就堂而皇之地进屋坐下了。

  跑堂的伙计是个上了点年纪的老头儿,他走过来问我们准备吃什么,我们指了指邻桌上的面包示意也吃这个。他爽快地点了点头但还不走,我们有点不解。这时他指了指邻桌上的葡萄酒,那意思说,你们要不要喝点酒?我们摇了摇头说:“no,no!”见此情景,那老头儿有点扫兴地摇摇头走了。

  面包端上来了,里面夹了几片肉肠。为了下饭,我们又要了一份沙拉——一些生菜和胡罗卜丝。大家饿坏了,三口两口狼吞虎咽地就吃了起来。刚刚吃罢,本想歇会儿,那老头儿就过来结帐,并示意我们离开。这一举动引起我们的不快,但出于礼貌,还是起身走了。

  在国外遭遇如此尴尬,还是第一次。大家想了半天不得其解,后来想明白了:原来我们没有买酒。在法国,酒店生意是很红火的。大酒店不必说,街头的小酒店鳞次栉比,店前五颜六色的遮阳伞下,摆满了桌椅。人们要上一小杯酒,连喝带聊能呆上一下午。店里面包、沙拉菜当然是有的,但那只是酒后的“点缀”,并不是专门的小吃店。想到如此情形,我们这几个吃客刚才的举动,是有点“入乡不随俗”了。

  不过又一想,这也并非我们的“错”。巴黎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旅游业那么发达,如何接待好外国游客理当做得更好些。比如这卢浮宫,每天参观者很多,而且来自不同的国别,怎样解决好这些游客的吃饭、饮水等问题,应当想得周到些。街头小酒店虽然不少,但那只是为包括法国人在内的欧洲人准备的。其他国家的人,特别是那些没有喝酒习惯的人来了,怎么办?再说了,如果那小酒店不出售面包、沙拉,我们也不会进去吃啊。即便就算我们几个充饥者“误入”了小酒店后,尽管我们没有要酒喝,也不至于那种态度吧?如此态度,除了让人感到“傲慢”之外,能有什么好印象呢!

  尴尬,我们是受了;但丢面子的却是那家小酒店,乃至巴黎的服务业。看来,如何接待好外国游客、增加服务品种和改进服务态度,巴黎有关方面还真得补补课。

  联想到我们国内的情况可不是这样。在北京有不少洋快餐店,这些店家为适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断推出一些新花样,如肯德基卖起了油条、星巴克推出了茶品、棒约翰又开始吆喝“五香肘子比萨”,等等。且不说这些做法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这种专为顾客着想的出发点却是值得肯定的。市场离不开买家,店家离不开顾客。过去常说“顾客是上帝”,千方百计为顾客着想,一切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才是店家的经营之道。法国人一向很聪明,不知怎么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了呢?

  从巴黎遭遇的尴尬,也给我们国人提了醒: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一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和游客要来咱们中国。他们除了参加比赛、观看比赛外,要吃、要喝、要玩,还要到处走走看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将这些客人招待得更好些,是一个值得仔细思考、认真践行的大问题。

  我们国家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热情好客、让客人满意,是我们的一贯传统。我们理当把它做好,也一定能够做得更好。现在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过细的工作,相信届时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