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酒白酒淡季齐涨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 13:23 南方日报

  本周,白酒沱牌曲酒与黄酒古越龙山一先一后双双发布产品提价公告。面对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企业表示无力承受,只得提高售价向终端转移压力,不断挑战终端的“承压系数”。

  酒类产品争相提价

  4月30日,山西汾酒公告称,从2008年4月28日起对部分汾酒系列产品的对外售价进行适当调整,其中部分高端陈酿汾酒价格上调30%,部分中、低端汾酒价格上调10%。

  随后,沱牌曲酒于5月5日宣布,公司因国内物价上涨造成生产、经营成本大幅提高,经研究决定,从2008年5月1日起公司舍得系列酒的对外售价上调10%—15%。

  翌日,古越龙山的部分产品陆续提高了出厂价:自3月8日和3月16日起,分别提高了白酒坛酒、桶装、瓶装系列产品价格,提价幅度约为5%—13%;自4月21日起,上调了部分沈永和坛酒的出厂价,提价幅度约为8%—14%;自5月1日起,分别上调部分青瓷廿年陈花雕和青瓷八年陈花雕、简装花雕酒、彩包装(无带)加饭等产品的出厂价,提价幅度约为5%—10%;自3月份起,外贸出口绍兴酒、果酒、大灌酒等按新订单执行提价后的价格,提价幅度约为10%—14%。总体平均涨幅约为10%。

  白酒成本上涨超15%

  不难看出,每家宣布提价的企业都将调价的原因归咎于“生产、经营成本大幅提高”,追究其根源是“国内物价上涨”。

  据广州珠江云峰酒业有限公司营销管理部部长杨林介绍:“算起来,现在的白酒生产和运营成本比起同期正常水平至少高出15%以上。其中,仅餐饮、酒店等渠道的进店费和商场、卖场里名目繁多的各项杂费的加幅就达到了5%—10%。渠道的扣点、收费一年比一年多,而这些最终肯定都得由消费者来埋单,零售价当然会走高。”

  尽管如此,较之年初那次品牌白酒集体提价平均10%-20%的涨幅,这一轮已明显有所“收敛”,大多数产品的上调幅度都被控制在10%左右。白酒行业专家分析,沱牌曲酒在早前其他白酒产品纷纷提价的时候一直按兵不动,山西汾酒和古越龙山虽然在年初曾调过价,但都步幅较小,不足10%,因此,总体而言,本轮酒类产品涨价属于成本上涨区间内的补涨。

  所以,前期调价幅度已经超过20%(高于成本上涨幅度)的一些酒类品牌如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小糊涂仙等均明确表示现阶段暂不考虑再提价。

  淡季涨价回避销量影响

  实际上,5月并非酒类公司的消费旺季,可这些酒类公司为何在此时先后提高产品价格呢?有市场人士认为,成本上涨只是给了高端酒提价一个最好的借口,自茅台和五粮液控制产量提高价格之后,其他白酒企业的“保价”时代已经来临。高端白酒的提价趋势有可能继续向其他中档产品传导。

  但一轮又一轮涨价无疑不断挑战着消费者的“承压系数”,为了避免市场以脚投票,企业用心选在淡季提价,以求回避价格对销量造成的阶段性影响,减小损失。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不应该对产品提价盲目乐观,应区别看待提价对不同公司的影响,只有历史悠久、品质和销量都比较出色的白酒才能够享受高溢价,销量也不会因此下降;相反,一些品牌认知度并不是很高的产品尽管成本上升,但涨价的压力并不会被完全消化,或将对销量造成影响。

  本报记者周照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