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应对3·15寄生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6日 15:52 中国经营报

  3·15是消费者的节日,是谁的难日?

  一名在某企业对外部门工作的博主这样描述:每年3·15前,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就会格外刺耳一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号称是××协会、××办公室、××委员会、《××报》的哥们、姐们,真的、假的,顶着主任、会长各种头衔,带着各地方言的普通话,运用死磨、硬拽、威逼、利诱等各种方法,表达着同一个意思:要钱。他感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3·15竟成了要求(或勒索)企业赞助的日子?

  今年3·15的主题是:消费与责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对这一主题的解释是: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做好消费维权工作,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媒体作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充分发挥消费维权舆论监督的责任方面,自然是责无旁贷。但是,有些媒体同行却借用了这种“责任”的名义,从而沦为了3·15“寄生虫”。

  3·15前后,相信不少企业都是战战兢兢的,一旦有“小辫子”被媒体抓住,其日子一定不好过。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被“叮”的企业自然有它的问题存在,但作为代表“公信力”的媒体,如果以此来“要挟”企业(往往表现为强行拉广告、要赞助),无疑就变成了媒体中的“苍蝇”。

  有一位企业朋友甚至这样描述3·15的状态:厂商噩梦,媒体盛宴。这样的比喻,显然有失偏颇,但可以肯定的是:确实已有一部分媒体及其活动(比如晚会、评奖等)在利用3·15达到其商业目的。在相关主管部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这些“来财有道”的寄生虫们每年都活得津津有味。

  目前国内复杂的媒体生态,估计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在这样的现状下,你的企业有何应对之招?没有经验的企业,往往不得要领。笔者的建议是:应付此类“寄生虫”,要么练就“金身”,对其百般侵蚀,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应有这样的定力;要么主动公关,可设法与这些媒体的高层直接沟通、或者通过其主管部门出面进行协调,目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一办法适用于对自己的产品不那么自信的企业;要么伺机反击,某电视购物公司就曾“成功”采用了这一办法:通过一些必要的策略或圈套,掌握足够的证据后,联合警方来个“瓮中捉鳖”;最愚蠢的做法就是就范,试图通过满足“寄生需求”(被迫投广告或赞助)来摆平。殊不知,今年“挡”过去了,明年依然可能“悲剧”重演。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