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贺民: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16:59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记者 贺民

  最近时常听到耳边有女伴炸锅似的狂叫:“结婚!嫁人!”声音此起彼伏。原因很简单,今年奥运,大家都想赶趟,借奥运给自己的婚姻镀个金。

  又想起元月时,一位闺密结婚。从布置新家、筹备车队、定制婚宴、安排朋友……结完婚,除了把两个人的家底儿耗了个净,人也虚脱了一般,足足瘦了一圈。

  只可惜,婚姻的幸不幸福不是镀了金,也不是耗多少底儿就能解决的,于是就如同“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般,即耗了人力、财力,心情也没好到哪去。

  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到红色年代富含革命激情的革命婚姻,再到现代社会各式喜好、个性十足的现代婚礼,婚礼的一步步演变,其实在预示着人类婚姻社会的不断变化。

  古板的“点将式”婚姻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活泼的“自由式”婚姻。人们不用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大胆去爱了。可问题是,在速食爱情、闪婚时代结合的新一代,在承载着婚姻幸福甜蜜的同时,又有多少能承担婚姻里的责任和义务呢?

  见面刚几个小时,感觉对了当天就去领证的实例已经不算新奇了;感觉不好,过不了十天半月又去离婚的也有人在。现代人的婚姻在老一辈眼里成了“过家家”,而究其原因,则被理直气壮地“跟着感觉走”堵的哑口无言,婚姻的责任、义务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认识的朋友里,有一位已到结婚年龄的“80后”男孩,其本身也有一个漂亮美丽的女朋友,工作不错,但就是不结婚。问其缘由,他的答案居然是恐惧。恐惧自由的生活状态会被打破,恐惧自己将背上挣钱是为养家的“枷锁”。

  很简单的答案,但是现代人想逃离责任的姿态被诠释得一清二楚。不难理解,在爱情可以“手到擒来”、可以“速食”、可以“快餐”的年代,婚姻本身的形式已经可以被“恋爱”替代了,那么还会有谁主动弯腰,去拾那很可能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的“责任”?

  于是,结婚开始变得盲目。“讲排场”、“烧钱”,无非都是体现了现代人无法依附的幸福感。好像只有用高昂的婚纱照、气势磅礴的迎亲车队、铺张讲究的婚礼喜宴,或者与其类似的各式各样用钱能买到的物质作后盾,幸福感才能被抓住。

  而婚姻到底是什么?婚姻不单是爱情进行到一定时候的形式或表现,婚姻也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人会因此有了爱、另一半、家、责任、悲欢离合等等,而这些构成了人生的味道。婚姻与恋爱最大的不同,就是用法律将其约束住了,而这种约束,并不是强制性的,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束缚。从社会角度来看,只有人类才有婚姻制度。这说明婚姻制度对于人类来讲意味着文明。人类发明了伦理。通过婚姻制度将男女进行合理地分配。

  爱情需要激情、婚礼需要理智、婚姻要有构想。新的价值观念虽然在引导也在改变着新的一代人,但永远改变不了的是人对甜蜜爱情与完美婚姻的追求。我们应该一起牵手欣赏爱情路上盛开的鲜花,让纯洁的爱情在婚礼中升华。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