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售价回到十年之前 中国奶业进入盘整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07:37 《市场报》
京文 2007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只是这物价也跟着狠狠地火了一把。眼下又到年关,商家迎来促销旺季,百姓赶上购物风潮,大伙的菜篮子还是丰富多彩,可心里也都在算着一笔支出明细小账。 2007年以来,市场价格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食品市场国内外“涨声一片”。从粮食、猪肉、食用油到啤酒、牛奶、方便面……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2007年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6%,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3%,猪肉价格上涨54.9%,鲜蛋价格上涨14.3%,鲜菜价格上涨29.9%,一时间,针对食品涨价问题众说纷纭。 眼下临近春节,物价部门也赶紧出面,力保节前市场价格稳定。“涨价”成为极度敏感而绝对负面的词语。然而当我们把注意力从自家餐桌扩大到市场发展的广度来反思,从关注消费者的眼前利益提升到长远利益来考虑,也许会有另外一种视角:商品价格的调整仿佛一首市场经济发展的行进曲,既有美妙协调的合声,也多少会有一些不和谐音。当市场响起一片“涨声”,我们静心倾听,就会发现其中有些是商家借机趁火打劫,有些则是无奈之举。对于历经残酷价格战的乳品行业来说,这个冬天吹响的是价格理性回归的号角。 牛奶调价 行业求生的无奈之举 对于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市场来说,基于原材料成本升高而产生的涨价要比因为恶性竞争产生的价格跳水大赛要科学得多。这个道理正好印证了当下国内市场的牛奶价格上调现象。 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牛奶行业几乎全盘亏损。特别是岁末最后两月,乳制品企业谁卖出的牛奶越多,谁就亏损得越厉害。据业内人士介绍,1997年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现无菌乳时,250ml利乐砖纯牛奶的市场价为3.6元/包;到了1999年,这一产品的售价降为2.5元/包;再到2006、2007年,又降为2.0元/包,有的月份甚至降到1.6元/包,2007年第四季度牛奶价格虽有一定回归,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奶贱如水”的悖论。整体来看,10年间牛奶价格步步走低,但成本却一路攀升…… 目前,全球食品零售价格正朝30年来最大年度增幅逼近,全球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食品价格飙升时期,乳制品行业面临着全球性的奶源紧缺、饲料涨价、乳清蛋白涨价、白糖涨价、汽油涨价等成本增加因素。 在这一涨一跌之间,中国乳业不知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据统计,中国乳制品企业2004年即有1/3以上亏损。龙头企业的亏损必然累及奶农,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奶农的亏本率即高达1/3以上。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到2007年11月份和12月份,牛奶价格虽然有所回归,但如果进行单月核算,中国乳业却步入了全行业亏损状态。 变则通,不变则亡。历经价格战的残酷血洗,再加上原材料成本的成倍增加,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边缘一线。面对整体上涨的市场格局,牛奶调价既是乳制品行业生存下去的无奈之举,也是扭转整个行业亏损的一个契机。 持续发展 自己“造血”破解低价困局 “奶贱于水”曾经是乳制品市场价格战白热化的标志性特征,然而这更是乳业长期过度竞争的恶果。恶性低价竞争,表面上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实际上是整个乳制品产业链毁灭性灾难的导火索。愈演愈烈的恶性竞争让企业无力承担生产成本,只能走向倒闭的坟墓,迫使至少1/3的养殖户亏本,不得不含泪宰牛、杀牛。 为了防止整个乳制品行业崩溃垮塌, 2007年9月,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来扶持乳业的发展。然而,如果只是寄希望于国家投入,恐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让行业回归到理性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乳业长期积累的复杂矛盾,单纯依赖政府“输血”是无法彻底解决的,必须靠增强行业自身的“造血”功能来逐步破解。 中国乳业如何“造血”?关键在于市场升级,跳出长期恶性竞争的圈子,回归市场理性,还企业与奶农一个合理的利益。得以生存,方能谋求发展。通过价格杠杆的调整,保证企业能够克服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压力,才能让长期亏损的乳业缓一口气,整个乳业生态圈才能休养生息,继续循环,才有可能期待它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十年磨一剑 练好内功方能柳暗花明 从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间,几乎所有食品类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如猪肉价格上涨30%),惟独牛奶价格“不升反降”。都说“十年磨一剑”,10年来一路砍价、“奶贱于水”、全行业面临亏损的现状已经让中国乳业“透支”太多。近期的价格调整成为乳业“解套”的第一缕曙光。让牛奶价格回归理性,已经成为牛奶行业2008年必须面临的抉择,也是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经过2007年岁末的价格调整,牛奶的价格开始逐渐回归理性,而调整之后的价格也仅仅相当于1999年的价格水平。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开放化市场。国际品牌的强烈冲击,国内市场的群雄逐鹿,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练好内功,主动积极地去迎合市场的变化,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在市场一片涨价风潮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用辨证的眼光去伪存真。合乎市场规律的调价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维系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天平砝码。显然,中国市场的牛奶调价是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的绝地反击。相信中国乳业在历经这样的生死考验后,定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春。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