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浙江企业发布2007中国农民工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17:00 钱江晚报

  企业为什么招工难? 农民工心里在想什么?

  浙江企业发布《农民工报告》

  -本报记者 张妍婷

  本报讯 为什么企业总是招不到足够的工人?农民工最看重的是什么?作为企业主,你是否了解以下情况: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农民工已经占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70%;他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他们工作之余,比以往更追求精神生活……

  近日,杭州企业新农门网,在北京发布了由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及浙江省劳动和保障科学研究院协助完成的《2007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上面的问题,正是调查的主要内容。

  新农门网站的创始人肖克文出生于农村,每年回家都会接触到不少在外务工的农民朋友,一直从事互联网的他突然萌发创意:农民工流动性那么大,那么多企业都遭遇招工难的困境,何不建一个网站缩短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个想法让肖克文激动了很久,他放下手头所有工作,一个为农民工服务的公益网站很快建成了。

  “农民工都会上网吗?”记者问。

  肖克文笑:“社会对农民工了解太少。如今,30岁以下的农民工已经占到70%以上,人数接近1亿,他们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没有文化、只干苦力,事实上,他们经常接触网络,说不定上网时间比你还多。”

  为了更了解这个市场,2006年他就开始调查中国农民市场,发布了《2006中国农民工供需报告》和《2006中国农民工满意度报告》。正是因为这两份报告,风险投资看中了这个当时收入微薄的网站,投资了100万美元,“坚持了一年,我发现这个市场非常大,这件事情也非常有意义。但光搭建一个平台远远不够,公益与商业不一定悖离。”有了风投的支持,1978年出生的肖克文开始思考这个网站的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经过历时8个月的深入调查,肖克文和他的团队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在今年初完成了这份近4万字的《2007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

  “我们调查了全国40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10000多家企业和20000多名蓝领工人,以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0多家职业培训机构,从企业用工情况、蓝领工人状况、职业培训学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肖克文说,这个调查不光是他们企业发展的根本,也填补了国内对农民工进行大范围、全方位调研的空白——比如,调查结果认为,2007年农民工月工资整体比2006年上涨200元,67%的农民工认为城市对他们有排斥,珠三角地区出现农民工大规模流失现象等。

  同时,《报告》还提出了“劳动力指数”的概念,劳动力指数包括务工指数与务工环境指数,用来展示中国农民工的务工状况及企业招工状况。它以定期调查为依据,以国内50家最大招工企业、50家最大劳动力市场、50家最大劳务输出机构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它将成为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晴雨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