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沪超市卖场提倡用绿色购物袋 消费者褒贬不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09:23 上海商报

  一家普通卖场日耗塑料袋3万只

  沪上超市卖场提倡用绿色购物袋应对“限塑令” 消费者对新规褒贬不一

  塑料购物袋的“免费餐”将从今年6月1日起彻底结束。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商报记者 叶松

  -现状调查

  一卖场一天耗3万至5万只

  价廉质轻的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带来的“白色污染”足以让人触目惊心。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塑料袋也因此背上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的恶名。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沪上一家普通大卖场一天消耗的塑料袋约为3万至5万只,即使不包括便利店和中等超市,按照本市目前现有的大卖场数量计算,一年消耗的塑料袋近20亿只。据记者2005年对联华超市有限公司每年采购的各种规格塑料购物袋的了解,当时每年的耗用量就达3.9亿只;据该超市公司最近的统计,该超市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大卖场、超市、便利店每年就要消耗塑料袋500吨,耗资高达7000万元。

  大部分顾客不愿掏钱购买

  据了解,目前超市是消费者获得、使用塑料袋频率最高的场所,而超市每天免费发放给消费者的塑料袋不仅数量巨大,也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对超市实施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意义更不可小视。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绝大部分超市、大卖场、便利店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仅有麦德龙、迪亚天天、宜家等少数超市卖场采用有偿购物袋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时另外收费。其中,麦德龙的小号塑料袋售价0.3元、大号塑料袋售价0.5元;迪亚天天的塑料袋统一售价0.1元;宜家的大号黄色塑料袋售价1元、小号售价0.5元。这几家超市卖场推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后,顾客确实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量。迪亚天天某门店自从塑料袋收费以来,大部分顾客都不愿意掏钱购买而会自带购物袋,有的顾客买的东西少,索性就不用购物袋了;而在麦德龙的顾客中,购买塑料袋的顾客也不到10%。

  -历史措施

  有偿使用举措推广遇阻

  据了解,早在2003年11月,上海市环保局就曾表示,从2004年起在上海市连锁超市实行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相关实施细则,各家超市没有统一执行,消费者又反对,所以只能不了了之。一方面消费者不满超市有偿向他们提供塑料袋的做法,另一方面超市担心此举影响销售而迁就消费者,采取了各种变相的手法继续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袋,从而使市环保局实行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袋的推广举措遇阻。此后,市环保局曾经向媒体表示,将在适当时间推出有偿提供塑料袋。然而到现在,市环保局也没有就有偿提供塑料袋的推广作出任何说法。

  据悉,本市许多超市、卖场曾经就倡导绿色消费、节约社会资源推出过多次公益营销活动,许多超市、卖场曾经为消费者免费发放过各种可以反复使用的环保型塑料购物袋,但是,收效甚微。

  消费者宁要“袋”不要“蛋”

  本市家得利超市也曾就提倡环保、绿色消费,先后推出过几次公益性的营销活动。据了解,家得利超市曾经在2005年8、9月间,将每个星期二定为“绿色家得利,资源节约日”,在市内所有家得利门店开展“您省袋,我送蛋”的活动,对节约塑料袋者奖励鸡蛋,通过这一独特的方式来倡导不用、少用塑料袋的节约、环保新风。然而,令商家失望的是,不少消费者有偿使用塑料袋,减少污染的社会意识太低,宁愿要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而不要超市免费赠送的鸡蛋。

  家乐福上海地区公关经理李经说,家乐福在2005年也实施过塑料袋收费,但顾客都不接受,改去别的超市购物,因此只能取消这一做法。

  据了解,虽然麦德龙、迪亚天天至今仍然坚持有偿使用塑料袋,但是,不少“精明”的消费者往往在麦德龙卖场内将不收费的塑料卷筒“撕裂袋”作为小件商品的购物袋;而在迪亚天天则常常出现消费者因为不愿为一角钱购买塑料袋破开整钱而将挑选好的商品丢弃在收银台走人的现象。

  市连锁经营协会的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虽然超市行业曾经为环保、绿色消费作出过许多努力,但是,单靠超市一方的努力,单方面取消免费塑料袋,确实势单力薄,难成气候。

  -未来政策

  6月1日起强制执行

  根据国家发布的强制性“限塑令”,从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这一消息在本市超市业行业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沪上各大连锁超市公司都表态积极支持。联华超市有关人士表示,超市不提供免费塑料袋,企业既可降低成本,又利于环保,确实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联华超市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制订下一步塑料袋有偿使用的方案,并考虑在卖场内增加可重复使用的购物布袋的品种供消费者选择,将环保落到实处。

  家乐福李进表示,为了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家乐福很早就推出了用环保材料制作的购物袋,供消费者选用,目前已经推出了将环保材料、时尚元素、节约常识融合在一起的“第三代”环保购物袋;每一代环保购物袋推出后,虽然销量都比前一代翻一番,但是,由于别的超市都免费提供塑料袋,所以售出的环保购物袋数量十分有限,效果也不太理想。国家实行新规定,能在业界树立起规范。因为有偿提供塑料袋光靠几家超市不行,全行业统一行动才会有效。

  超市预热推出各种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本市多家超市公司表示,将在6月1日“大限”之前推出各种形式的提倡使用环保绿色购物袋的活动,为消费者自觉掏钱购买购物袋预热加温。目前本市范围内共有3800多家超市、4000多家便利店、140多家大卖场,全面推广有偿使用塑料袋肯定需要一个过程。

  不少消费者认为,塑料袋从免费到收费,还要4个半月的过渡期。初期可能会感到不便,被逼着使用环保袋一段时间后,养成了习惯就不会觉得不方便了。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从长远来看肯定是一件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好事。

  -现实担忧

  监管执行能否统一

  本市多家超市公司对国家发布强制性“限塑令”表示欢迎的同时,也表示出了一定的担忧。他们呼吁,政府在出台进一步贯彻落实“限塑令”的细则时,一定要具体、有可操作性,还要加强执行力。

  不少超市将开始研究具体的操作方式,如改进现有塑料袋、规范尺寸型号等,但至于何时会正式推行,则都表态“按照国家规定”,希望能“统一行动”。  

  上海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胡文章表示,虽然还没有接到正式通知,但既然国家有了明文规定,上海肯定会按照规定执行,协会方面也会做推进。虽然以往推行时曾遇到一些阻力,但消费者的观念和习惯都会慢慢转变。

  但是,由于在“限塑令”推行的初期,消费者肯定会感到不便,甚至会出现抵制行为。如果超市再重犯以前担心影响销售而迁就消费者,采取了各种变相的手法继续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袋的错误,相关方面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罚。

  连锁经营协会的人士也表示,对卖场食品区域的塑料卷筒“撕裂袋”免费为消费者提供的行为是否被禁止,也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否则,麦德龙超市目前发生的现象将会在各家超市重演。

  总之,鉴于以往的经验,不少企业都表示,希望这一规定能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统一执行”。

  ◇新闻链接

  市民接受“限塑令”尚需时间

  见习记者 刘超 商报记者 滕华

  根据“限塑令”,从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新规定在消费者中引起褒贬不一的反应,大多数市民表示需要时间改变购物习惯。

  记者昨天在家乐福曲阳路店了解到,有些消费者认为,取消免费塑料袋不好,自己带购物袋不方便,万不得已他还是会花钱买塑料袋。正在超市购物的许女士则表示,这一规定还是可以接受的,以后可以拎着菜篮子进超市。相比之下,年轻人对新规定接受度较高。“这样规定挺好,正好‘逼’我使用环保袋。只要养成习惯就不会觉得不方便了。”白领小刘称。

  据了解,自从塑料袋收费以来,大部分顾客都不愿意掏钱购买而会自带购物袋,有的顾客买的东西少,索性就不用购物袋了;而在麦德龙的顾客中,购买塑料袋的顾客也不到10%。一些市民抱怨,如果将湿漉漉的物品装入布袋,回去就要清洗这些袋子,很麻烦,如果使用纸袋,则容易“脱底”;而进出高档写字楼的小姐拎着菜篮子去购物,感觉总有点怪!

  业内人士认为,塑料袋从免费到收费,人们心理上还需要一个过渡期。一开始可能感到不方便,但长远来看肯定是一件有利环保的好事。不过,在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内要做到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可能还需强化管理。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