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我省考研人数首次下降 大学生就业心态理性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18:0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武岩生;实习生:闫东坡)

  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今年我省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报名58047人,各报考点报名人数比去年下降2.9%(全国下降6%),其中非应届考生考研人数比去年下降14.3%。已持续多年快速增长的考研人数,今年首次出现下降,这也是近年来考生人数首次下降的一年。

  专家认为,在这种下降背后,是大学毕业生对待考研更趋于理性,对于薪金要求、心理定位、行业选择等逐渐回归合理的情态反应,是就业意愿的逐渐高涨。

  -现实:考研热乍现拐点

  华侨大学河北籍大四学生小王现在新浪实习。今年10月份,学校打来电话说,因为他的本科期间成绩优秀,可以保送他上本校的研究生。按说这是一个人人羡慕的机会,而小王却婉言谢绝了学校的好意,选择继续实习找工作。

  “我就没考虑过要读研究生,我早就算过这笔账了。虽然是公费读研,自己不用花多少钱,但耽误的这两三年的青春,对于正值事业开创阶段的我们而言,损失可就大了。”小王对记者说,“我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关系不错的几个同学商量好了一起创业呢。机会难得,现在的市场变化莫测,机会不等人,没准等我读完研究生,‘凉的黄花菜’都吃不上了。”小王调侃道。

  小王也坦言,在外实习的半年,确实发现知识储备上还有很多欠缺,需要继续深造,但他觉得如果一直呆在学校里,就会离社会越来越远。而如果经过几年工作的锤炼,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比如财务管理、法律、管理方面的知识都是我未来需要及时补充的。”小王表示,他可能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去读一个MBA,还能扩展一下自己的圈子,而且那时候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也坦然许多。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自己进行了理智的分析后,做出了和小王相同的选择。来自衡水的夏希东,两年前从

福建某高校毕业之后选择了参加工作,如今在厦门某路桥公司工作的他,月收入已达到3000元。

  “考研人数下降,我觉得是大学生回归社会现实的一种表现。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考研好不好,而应该先看看自己适不适合。考研的人应当是知识基础比较扎实、想做学问、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单从这一点来看,大多数人是不适合考研的。读研的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读研的目的是给自己镀一层金,拿一个硕士头衔。我当年的同学就有毕业以后读研的,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小夏说,如果他当初选择读研究生,那么花费的可能不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可能巨大的机会成本,“比如我在这两年多的工作期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人脉关系、还有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我不会惧怕一个研究生跟我竞争。”小夏很有信心地说。

  在小夏看来,考研可以看作一项投资,是否合适就要看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尤其是女生,等研究生毕业,二十五六岁,婚姻的压力都很大,别说工作了。另一方面,学历在很多时候只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因为你肯定不甘落后于一个学历不如你的人。”

  “就业难”已经是困扰大学生多年的难题,有业内人士认为,形成这种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大学毕业生或者对薪金待遇等期望过高,或者缺乏实际经验,纷纷铩羽而归。而如今,许多大学生开始像上文的小王和小夏一样,开始放下“天之骄子”的高傲,更为理性地看待每一个就业机会。

  -心态:不妨先“就业”再“择业”

  “前几天,我到石家庄参加了国家

公务员考试,我报考的是海事部门的一个职位,听说符合报名标准的就有600多人。我没抱多少希望,主要是经历一下。因为,我今年铁了心要就业的。”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周丽娟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班有30%的人选择了考研,其余的都在四处找工作,相比较而言他们班比上届学生找工作的人要多。

  小周说,虽然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她已经早早开始了求职之路。“12月1日那天在河北师大举行的招聘会,我们几个姐妹也去了,都是拿着一摞简历去的,等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是一摞简历。”这种令人沮丧的心情,小周已经多次体尝。“其实,我们的准备还是挺充分的,平时都在做准备,简历、试讲教案都做好了,平时也关注求职方面的信息。但没办法,我们学的是教育学,就业面本来就有些窄。”进过几轮的求职面试,小周发现,她感兴趣的公立学校基本上已经饱和了,连代课都不行。如今,她已经把目标放到了私立学校,而薪金要求也基本在1000元上下。“实在不行就回我们老家的乡镇中学代课,一个月580元。‘先就业再择业’嘛,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哪怕先放弃自己当老师的理想,从文秘干起也行”。小周说,她想尽快自食其力。

  相比小周,河北师范大学经贸俄语专业的小梁算是比较幸运的。“我们这是冷门专业,热门就业。这些年,咱们国家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懂俄语的人才。俄语是小语种,懂得人不多。所以我们的工作相对好找,趁着这样的大环境,我想尽快就业,”河北师范大学经贸俄语专业的小梁说,为了顺利找到工作,在大学期间,她把该拿的证都拿了,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证、英语

四六级证书,还有导游证,她全都拿了下来。她觉得这些证,比考研实惠多了,既不用多花三年的时间,也比考研少花许多钱,还给就业增加许多研究生头衔也不能带来的竞争力。“虽然,我还没一个很具体的工作目标,但是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小梁说。

  “我的学生中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她一边报考研究生一边找工作,她研究生也考上了,也被河北中化录取了,权衡之后,她选择了就业。”河北经贸大学的郭宏说,“大学生出现这种就业意愿的理性回归,是值得赞许奋的”他认为,出现这种回归,应该说是综合性因素造成的,考研的难度大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考研出来就业也不一定好。另外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研究生实行了收费制,而且大部分要上三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这三年的时间和金钱的付出,不如找工作后再深造来得实惠”。

  -算账:考研成本vs就业

  “考研书籍花费总共500元,报辅导班700元,生活费4000元,房租2400元(住的地下室),来回车费1000元,合计8600元。”这是今年考研的小陈给自己考研进行的一笔预算。

  “考研花费大,钱哗哗地流。”小陈说,自打他准备考研以来,花费的最大一块是报辅导班,光是这方面我就花费六七百元。“我上的还是视频班,面授班更贵。一般英语、政治培训的全程班,每门差不多要两千五。北京的一些培训机构,一个星期的学费都要七八百元。”

  另外,小陈说,“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都要准备,有点草木皆兵了,看见别人有什么好资料,不管自己看不看也要买来。专业方面的书,我买了十几本,花了四五百元。买英语、政治方面的书,花了有两三百元。网上下载的资料打印费六七百。报考的院校出的学术前沿的杂志也不能不买。”为了能保证安静学习,租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到校外租房,半年租金怎么也要一两千。”还有日常的花销,“学习累了,自习完去吃点夜宵,买点营养品,也得花费,时间累计久了,都是惊人的开支。”小陈说,看着父母日益苍老的脸庞,他真不忍心为了考研再伸手向父母要钱了。

  -审视:考研不是“万灵丹”

  专家认为,考研是继续深造的一种方式,然而延续几年的“考研热”中,有不少大学生并不是因为打算继续深造而选择考研,而是希望通过考研暂时躲避就业压力。“我们班一共28名同学,报考研究生的就有20名。我也报名了。但是说实话,我能考上研究生的希望不大,只是借此回避就业。”河北师大李同学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而在这样的目的之下,考研成为一种减压和博取功利的手段,直接影响了考试成绩。

  河北经贸大学的一位老师表示,每年的研究生考试中,都有很多报名考生中途弃考,不仅浪费了一年的时间、金钱,还影响了找工作,因此考研不能盲从。如果从就业形势变化上来看,读研究生三年后的形势或许更严重。而且,有些单位已经认识到,有些岗位不见得非是研究生才能胜任,因为研究生的学习可能更“专”。另外,从考研的成本上来分析,考研需要付出的精力、学费以及3年的学习时间,连同毕业后能否很快适应社会的严峻现实,都需要考生三思而后行。

  “社会发展太快了,你永远也不了解三年之后的就业形势。让考研的归考研,让就业的归就业,现在的考研‘降温’是公众回归理性的表现。”作为用人单位的河北安信保险代理公司王女士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个本科生工作三年之后,比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更有竞争力。“就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公司的中层都会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我们不可能聘用一个学历高但是没有什么工作经历的人担当这样一个角色。而且,学历越高的毕业生,心态也越高,对自己的现状更不容易满足,不安于现状。从这方面说,专科生比本科生工作更踏实。”

  王女士表示,这两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更实际了。他们公司去年组织了一次比较大的面试,有些学生不再过度关注薪酬,而更加看重企业给个人的成长空间和企业的发展前景。

  从宏观层面看,河北经贸大学的郭宏教授认为,明年我国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按照菲利普斯曲线来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率,这是经济学上的两难选择。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势必要实施一系列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所以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来讲是一件好事,“考研不应单是一个找工作的砝码,而应该回归兴趣爱好和个人人生理想的取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