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果醋饮料有望成新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00:57 人民网-市场报
波澜迭起的果醋饮料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2002、2003年,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就曾经刮起一场果醋饮料的旋风。麦金利、久久龄、养生堂、紫晨醋爽等产品先后大举进攻北京市场,甚至北京当地的调味料企业和田宽也推出了宽牌果醋,多个企业营造了一个果醋饮料消费空前高涨的气氛。可是,残酷而严峻的市场并不总是以企业家的意志为转移,因消费者不买账,时间不长,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铩羽而归。 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与促销活动,2007年1月至8月,乐天华邦的果醋饮料在北京市场上实现销售收入 330万元,比2006年同期翻了一番。330万元不算多,但对于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这个数字和其潜在的增长空间,足以吊起企业的胃口。这意外的市场机会让乐天华邦的高层喜出望外,他们意识到,有必要重视、保护目前所占有的市场并继续扩大华邦果醋的市场占有率。 定位模糊,市场混乱无序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时的醋饮料在市场遭遇失败,是由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没有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障碍。一些消费者对于传统烹调醋的“酸涩”口味本身就有抵制心理,再加上一些企业以粮食调味醋为原料勾兑醋饮,使消费者心里很难将醋和饮料画上等号,更无法建立消费关系,使消费者形成了“醋饮料就应该很难喝”的恶劣印象。 第二,产品定位不清晰。有的企业将果醋饮料定位为醋饮料,有的定位为营养饮料,有的干脆叫“保健醋”,这使得企业对于消费者的定位也很模糊。 产品定位不明确,市场营销就没有针对性,难以成就成功的产品。 第三,市场混乱无序。醋饮料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企业各自为政,按企业标准生产,造成产品口感、成分等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企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华邦果醋异军突起 华邦公司的醋饮料诞生于2005年,那时的北京华邦食品有限公司还是中美合资公司。2006年,韩资收购了华邦公司。收购之后,韩方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来整合公司以及研究适应中国的市场,包括乐天七星等在内的在韩国市场上销售得比较好的产品线被一一引进到国内,原有的果醋饮料并没有被看好。可是,这当初并没有被看好的果醋,在北京市场却表现优异,销售一路攀升。到2007年夏天,乐天华邦果醋几乎占领了北京果醋饮料市场的全部份额。 华邦公司市场部经理分析了华邦果醋能够在北京市场异军突起的因素。首先,在2005年华邦果醋投入市场时,公司做了大量的市场培育工作,引导消费。当时华邦公司在北京的主要都市类报纸上发布了密集的软性宣传,这些宣传持续效应长,对于消费市场起了“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用。其次,公司对果醋饮料的目标消费者进行了细分。果醋被定义为具有营养的时尚健康饮品,深受中老年消费者和时尚白领的喜爱。再次,华邦公司的果醋饮料添加木糖醇等调整成无糖或低糖,口味独特,口碑良好,逐渐培养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口感独特,醋饮料不像其他的饮料那样易于被消费者接受。这也决定了醋饮料不是一款短线的产品,注定需要较长的市场培育期。乐天华邦在别的公司激流勇退的时候,坚持把果醋产品保留了下来,正是这种坚持成就了华邦果醋良好的市场前景。 醋饮争宠国外,大战将会打响 醋饮争宠饮料王国在国外,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果醋饮料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饮品,早已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市场非常成熟。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苹果醋产量0.9亿升,占总醋产量的 16.7%;英国 0.1亿升,占总醋产量的10%。现在仅北美地区,苹果醋产量就达2.6亿升,而日本人对果醋更是情有独钟,推崇备至。 近两年,在国内大中型城市,健康绿色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的食品消费心理趋于冷静和成熟。业内人士认为,这样成熟的市场环境正是醋饮料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内市场有望迎来果醋饮料的第二次发展期。 2007年夏季的饮料市场表现平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产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几年前的功能性饮料、茶饮、橙味饮料,到近一两年的酸梅汤饮料,饮料市场可被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小,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丝毫未减。华邦醋饮料在北京市场的良好表现也没能逃过业内人士的灵敏嗅觉,有消息显示,包括汇源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在策划醋饮料上市的工作。也许在并不遥远的2008年夏天,一场果醋饮料的大战将会打响。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