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价牛奶因何而来:一盒奶的价格计算方程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09:36  解放日报

  编者按:近期,市场上部分消费品出现了价格波动。一棵菜、一块肉、一盒奶……尽管产品很小,但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记者继前不久完成“一块肉”的市场调查之后,又聚焦“一盒奶”,走访了生产流通企业、经济专家、各大卖场以及消费者,力图还原牛奶价格背后的真实,寻找产业链上各方多赢的交叉点。

  9月20日,光明乳业推出了堪称国产最贵的低温鲜奶新品———“致优全鲜乳”。其实,在高端牛奶市场,蒙牛、伊利早有举动。今年以来,蒙牛和伊利相继推出“特仑苏OMP奶”和“金典有机奶”,每盒250毫升,前者售4.5元,后者卖7元;而两个品牌类似包装的常温奶价格只有2.5元左右。

  当天一早,记者在农工商超市180店遇到了消费者张小娟。她家住华池路,经常到这买牛奶。一进门,她就发现进口处牛奶专柜多了一个品种:每盒950毫升、售价16.8元的光明“致优全鲜乳”。“这奶怎么这么贵?”她说她此前买过的光明系列最贵的牛奶是“优倍高品质鲜奶”,950毫升10.5元;买得最多的是光明纯鲜牛奶,980毫升7.3元。

  张小娟的感受也是许多消费者的共同感受。国内奶业三大品牌接连推出高价产品,部分企业还传出调整入户大众奶价格的消息,种种变化不可避免引来猜测:牛奶市场究竟面临何种变局?其价格变动是从“奶贱于水”的低价向理性价格回归,还是相关企业借着其他行业的涨价风潮顺势而动?

  零售市场、生产企业、奶牛牧场……记者寻找着有关“一盒奶”价格方程式中的未知数。

  定价:不是简单加法

  一盒牛奶的价格怎么定?

  走进吴中路上的光明乳品二厂,最醒目的是流水线上列队等待牛奶灌入的“小房子”包装。“这只是生产环节的一小部分”,光明乳业副总裁张华富介绍,用自动挤奶器挤奶、原奶装上奶灌车送抵工厂、杀菌冷却后通过管道送上流水线,这些全封闭运作的环节构成一盒牛奶的生产成本。成品奶下线后,通过冷藏物流车送进卖场冷柜,销售方再将牛奶分批上架,这是牛奶的流通成本。

  当然,还有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利润。简而言之,一个加法:牛奶最终定价=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企业利润。

  其实不那么简单。

  采访中,消费者提出不少问题: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企业利润在最终价格中具体占比多少?如果牛奶涨价,是生产成本高了,还是企业提高了利润?就算生产成本提高,流通成本有没有降低的可能?企业利润的设定合不合理?张小娟说:“如果只是企业涨自己的利润,阿拉肯定不买账。”

  在经济专家看来,产品定价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本和利润相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徐培华解释,产品价格还包含品牌价值、特殊价值、文化含义等,例如大品牌价格就高于小品牌。另外,产品的口味、营养等特殊价值,也可以反映到价格上。同样是常温奶,来自于无污染养殖场的原料,与来自于普通养殖户的原料,即便收购价格相同,企业用价格高低来反映特殊价值,也是合理的。

  而且,牛奶行业还存在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的情况。奶农林先生接受采访时,指着记者手里的矿泉水说:一瓶500毫升矿泉水卖1元,每千克售价2元左右,可目前国内原奶收购价每千克才2.5元左右。尽管矿泉水售价中包含了流通成本,但原奶毕竟不同于水,两者间价格差距过小,原奶价值没有真实反映到价格中。价格与价值偏离过大,养殖户就不愿意养牛,直接影响了原奶供应量,促使收购价格提高。

  可见,一个加法算式包含着丰富内涵,一盒牛奶的价格方程式,也可以从一个公式分解成多个公式。

  成本公式:寻找多赢的点

  不过,上海市场的牛奶价格水平,并没有因为高价奶上市出现明显波动。(见习记者 徐蒙 记者 任羽中)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