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刘翔 北京报道
这不仅仅是市场调整的信号。
7月26日,记者在北京朝阳区建国路沃尔玛超市发现,两天前还摆得满满当当的方便面货架已经变得空空如也。“都在这两天卖光了。”在一旁角落里正在清点食品的超市员工解释说。当天,正是多数方便面正式涨价的第一天。
“沃尔玛也于7月27日接到各方便面厂家涨价的通知。”沃尔玛北京建国路分店总经理樊晓俐告诉记者。
此前一天,记者在家乐福已经发现,康师傅、今麦郎等方便面均已涨价,平均涨幅达到20%,最高涨幅甚至高达40%。
媒体早在24日已经报道称,今麦郎、日清、农心等多家方便面知名企业,将从26日起全线调价,康师傅、统一也将在7月底涨价。
从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传来的消息表明,为了这次集体涨价,方便面企业已经召开过至少三次会议,最终宣布于近期涨价。
“涨价联盟”的消息甫出,舆论的质疑随之而来,认为其有操纵价格之嫌。与此前的高调不同,遭遇质疑之后,从世界方便面协会到诸多厂家,均对媒体保持谨慎。
“涨价联盟”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利益盘算?
“涨价联盟”形成始末
数据和事实均说明,在主要原材料——棕榈油和面粉均出现涨价的背景下,本来即是微利的方便面行业已在亏损泥潭里苦挨时日许久。
据悉,占方便面成本18%的棕榈油,去年均价4200元/吨,今年已经增长到8000元/吨,仅此一项,就使方便面的成本增高11.12%;而占成本3成的面粉价格,也由去年的均价2.04元/公斤,上涨到现在的2.16元/公斤。
业内的一些分析认为,原材料上涨致使方便面的成本增加13%以上,甚至高达20%。方便面巨头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表示:“今年的原料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9.5%。”
记者调查发现,方便面的利润日益微薄,平均利润仅为2%至3%,最高不过5%。在此情况下,原材料价格上涨更使其雪上加霜。
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在解释涨价理由时说:“如果说高价方便面尚存微薄利润,那么对于中低价位产品而言,已是到了‘干多少赔多少’的状态,以生产低价面为主的中国方便面行业,从南到北、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均在失血中。”
孟素荷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曾多次召集众多方便面生产企业协调价格策略,“原因就是自去年以来方便面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据了解,由行业协会参与,国内方便面巨头召开了三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第一次出席会议的企业不多,大家对涨价意见不一致,结果不欢而散。”参加过第一次会议的某企业负责人说。
作为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对方便面的价格非常敏感。此前,纵使方便面的生产成本大幅增长,一些产品出现亏损,但也没有一家企业出面调价。
但是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已经日益严重,除了涨价,行业几乎没有别的出路。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最近一次价格协调会议于7月初召开,在行业协会的撮合下,包括华龙、日清、农心等在内的17家企业,经协商终于达成一致,宣布26日集体提价。
遮遮掩掩的博弈
这样的联盟一旦形成,必然面对与社会各界的博弈。
“这种由行业协会牵头,多个有竞争性的同类企业结成联盟,集体决议影响价格的行为,大有 ‘串谋定价’之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毫不客气地说,这种希望增加利润而联合在一起的厂商联盟,让消费者难以承受。
一些评论更是认为,此次方便面集体涨价,虽然属于成本导致,但是其行为已经涉嫌“操纵价格”。
然而,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面制品专业学会副秘书长杨翠霞反驳称:“成本上涨,企业提价,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而协会只是参与,具体的涨价幅度由企业制定。”
质疑广泛出现之后,多数方便面企业不愿再面对媒体。今麦郎有关人士称:“今麦郎60%的产品属于升级换代,40%的产品单纯属于提价。”另外一些企业则对涨价避而不谈。
没有参与涨价联盟的统一方便面销售部经理张瑛璇则对记者表示:统一目前上市的产品不会涨价。统一并未参加过以协调价格为目标的协调会,也没有和其他企业签订价格联盟,更没有听说7月26日起统一调价的说法。
张瑛璇认为,调价属于企业自身战略调整。“企业有选择提价的自由,也有选择不提价的自由。”她说。
记者多次致电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要么座机没人接,要么手机关机。“又是问涨价的吧?!”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说,媒体的报道已经曲解了协会的本意。
企业对于此时的采访也慎之又慎。7月25日,没有参加“涨价联盟”的五谷道场销售经理梁国亮对记者表示:“涨价联盟已成热议的焦点,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定是否涨价,需要实地调查再做决定。”
白明认为,由行业协会牵头,左右企业产品价格,行业协会有越俎代庖之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左右价格,价格应该由市场决定。”白明认为,行业协会的作用只是为企业搭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
事实上,与方便面“涨价联盟”的遮遮掩掩不同,包括蒙牛、伊利、光明等在内的14家乳品企业已签署了“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7月14日即在北京开始正式实施。其最大的用意在于防止恶性竞争、互打价格战,以保证整个行业的利益。
不过,对于这种联盟,看好的声音并不多。有专家表示,靠行业联盟来解决市场问题的做法,短期内可以保证一些企业或行业的利益,但从长期看,这种价格同盟维持不了多久。
小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