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注水畅销书:功利时代的文化陷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5:14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作者:东方尔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今年3月,前澳门陆欧航空公司空姐、35岁的木鱼将自己的空姐生活写成了17万字的《重庆空姐》一书,在某网站读书频道上连载并迅速走红。不足一月,该书仅在某网站上的点击率就突破46万。这样一本只不过是木鱼个人回忆录的书何以走红?又凭什么让国内大出版社找上门来? 对于《重庆空姐》为何走俏,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作品最吸引人的,是大量的描写的空姐私生活,比如空姐与富豪的恋情。作品中描写空姐在境外酒店集体看“三级片”,突破了公众想象的尺度。 无独有偶。日前,当笔者走进书市时赫然发现,又一本关于“明朝历史”的书隆重出版了,当书市上推出了《大明王朝1566》这本书的时候,让中国的读者们眼花缭乱。在书店的“明史书”已经有了《明朝那些事儿》、《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皇帝、太监和文臣,明朝政局的三角恋》、 《大明朝的另类史》等。而这些书单如果还要开下去的话,似乎永远也开不到尽头。 明朝的皇帝太监们何幸之有?竟能得到21世纪中国文化人如此青睐?倏忽之间,想到前一些日子喧嚣一时的“清朝热”。 也许还是书市的商人说得更为明白,明朝是一块肥肉。尽管明朝没有秦朝的霸气,唐朝的强势;尽管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气势、没有魅力的朝代。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中国的文化人,前赴后继地举起“解读”的大刀抢食明朝这块肥肉,“食明朝而肥自己”。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今日之功利解读昨日之历史的文化,更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畅销书现象。 炫耀性读书心理 什么叫畅销书?一本书又凭什么能够畅销?长期以来,武侠、爱情、政治内幕、名人传记是畅销书的四大类别。有的人却认为畅销书实际上只有两大类,一类是实用类的,比如教材、教学辅助读本、科技图书、医药图书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能让百姓长知识的书;另一种则是武侠、爱情、政治内幕、名人传记,这类书则以让百姓长见识,满足百姓的好奇心、知情权来达到让百姓购买的目的。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在中国人眼里畅销书却有了另外一种含意,买畅销书读畅销书正在成为“XX书我读过”一种炫耀性读书心理。因而,我们常常可以在身边发现一种怪现象,当一本书突然开始走红的时候,立马全城的读书人都在谈论这本书、买这本书。 一位卖书的老板告诉笔者:不少读者就爱买“畅销书”这3个字的账,我们这些卖书的,最喜欢卖的就是畅销书,有人炒书最高兴的也是我们。因为不管是什么书,有人炒就比那些没人炒的书好卖。在买书的人中,有不少人总爱把读书当成一件自得的、且可以向别人炫耀的事情。比如说,某一本书出版后,在没有人炒、没有人宣称这本书是畅销书之前,摆在书架上几个月几年都无人问津,可一旦被炒红了,立马由丑小鸭变成白雪公主,成为读者人人追捧的对象,凡是走进书店的人别的书都不问,就冲着那本书掏钱。 浅薄的跟风阅读 有好几次,笔者和现在一些爱读书的年轻人在一起交谈,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跟风阅读”。在不少年轻人的家里,书架上摆着的书基本上同样是《格调》、《穷爸爸富爸爸》、《第一次亲密接触》、《谁动了我的奶酪》、《不过如此》、《我的野蛮女友》这类的书,一讲起话来满嘴都是时髦用语,但真正的知识体系却存在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对传统的优秀的经典作品,大都是局限在知道水浒、三国的故事这样的水平上。 所以那些深陷于畅销书中的年轻人,其实等同于一个陷入文化陷阱中的人,井口就那么大,畅销书看得越多,陷得也就越深,知识也越浅薄,思维能力也就越简单化。有的年轻人甚至还模仿畅销书中的人物所言所行闹出不少东施效颦的笑话来。 有一个大学生告诉笔者,他只读流行榜上的畅销书,因为现在的书太多了,他实在不懂读什么书好,读畅销书至少和同学在一起时,有个聊天的由头…… 年轻人正处在各方面都在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所阅读的书对他的思想形成、心理走向、行为准则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相当一部分的畅销书,往往都是对某一个短暂时期文化时尚和社会风气浅薄注解,根本不具备滋养心灵、增进智慧的深厚底蕴。这样,当一个年轻人把只读畅销书当成伴随着自己成长和滋养自己心灵的手段的时候,他被畅销书所误导的就绝不仅仅只是几个语言、句式的模仿和在饭堂里相互喂饭了…… 以性为卖点最没价值 某些畅销书的可怕不在于一年卖多少本为畅销书,而在于一些本来应当无人问津的书,或根本不应出版的书却被人为炒作成畅销的了。如前一段时间正当人们为“美女作家”的零距离写作,与“妓女作家”的性事写作嚣声不再而庆幸的时候,在网络上,突然又冒出了一个以写“性爱日记”而走红的网络女写手。有媒体称,该性爱日记是情书,在短短的几个星期内的访问量为162682,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点击率就翻了二番! 近些年来,文学写作的没落用文学沙漠化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在当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并不是各种文学、思想、科学书籍的难以拥有读者,却是越来越不正常地泛滥在大众当中的一种阅读现象。凡是对性事、性隐私、性行为写得越详尽,提示得越为公开的作品,不管它是书本、电视,还是电影、照片,总能吸引无数眼球。 笔者不知仅凭这种现象便说国人的阅读兴趣正在步入集体无耻的时代是否危言耸听,可是每一次笔者只要一听说某些XX美女、XX女作家又凭哪一本畅销书走红了,总能从那一张张迅速走红的脸蛋后面读出不知羞耻的表情。 “食色性也”,是人都会有追求性快乐的欲望,可现在不少以性为卖点的畅销书,却是以读者通过窥探她人的性隐私获得快感的方式来畅销的。我们那些用赤裸裸地描写自己性事来使自已的书畅销的女作家女写手,其卑劣之处正是把原本已被道德净化的“窥私”丑事重新挖掘,提升为一种乐此不疲的嗜好。 成为图像解说的注水书 一些书商告诉笔者,说他们总是想不通为什么许多经典著作摆在柜子里都快长蜘蛛网了却没人问津,可不少逛书市的人一进书店的门便指定要买电视电影改编过的小说。 “文学写作会不会因此而消失,或变异成‘图片说明’和图像的附庸?” 且不说这些年来一直风靡于世的照片热,也不说凡是没经过电视电影改编播放的小说,只能是“孤芳自赏”的废纸一堆,就说不少纯文学的书,似乎如果不用图像包装一下自己,仿佛那文学就不是文学——人们先通过读图后才读文,似乎成了现代人读畅销书的定律。 所有的图像对于注意力来说,都代表着一种霸权,图像不仅毫不留情地扫荡了百姓大众的眼睛,而且还铁面无私地掏空百姓大众的腰包。而文字和文学就只好做了任由图像呼来喝去的小乞丐,从图像大款的嘴边吃一些残羹剩饭苟延残喘地度日。 这是文化的堕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畅销书自己的堕落?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畅销书的灾难起因于何时何地,人们只是懵懂地意识到,畅销书正在向媚俗投降,正在流鼻涕感冒却找不到良药。而不少作家更是如一只只丢进大锅里的青蛙,无可奈何地等着图像的柴火将那锅里的水烧开,烫死自己。 早日告别虚假宣传 之前,媒体曾曝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曾闪电般登上了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一举创下200万册销量,并且被很多媒体誉为“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没有任何借口》(写明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费拉尔·凯普著)。这本畅销书的作者竟是之虚乌有的“假人”。作者是假的,评语是假的,一切都是中国人自编自导的。该书从策划、出版、炒作直到畅销全都是贴上了洋人的标签进行虚假宣传,并利用了企业老总希望自已的员工是奴才的心理,致使有一百多家企业老总亲自出面,推动员工购买和学习《没有任何借口》。 该书的出版方式、炒作方式及畅销过程令人震惊。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一本绝对强调员工顺从、全面调动员工奴性的书在中国竟然成了畅销书。 “一百万的宣传炒作投入,换回一千万的销售市场”。这是日前盛传于国内出版业畅销书之畅销传言。这些传言,到底有多少可信程度?但笔者相信,除了少数的几本畅销书之外,如今在我国,每一本书在成为畅销书之前,它的背后都有一只虚假宣传的无形手。 曾有一个朋友告诉笔者,某些文化公司为了使这只无形手更有力,他们公司把不少媒体的有关人员都算作公司职员,发给佣金。这样的手所操作出来的畅销书,能不惟利是图? 我们的畅销书已在准色情、媚俗、颓废中昏睡已久了。一位读者说得好,实在想不到畅销书,连庸俗都可以庸俗得这么专业。事实上,从前些年席娟之类的作品被出版模仿加工生产成无数的“大陆席娟”,到蔡智怛的网络文学成就了某些以模仿蔡智怛为能事的网络写手的作家头衔,如今我们的畅销书注定要走上“各领风骚数十天”的短命之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