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要对城市化有过多的幻想

2012年12月25日 10:44  作者:尹中立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尹中立[微博]

  “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让他们真正成为市民,新型城市化的过程意味着政府用于居民社会保障的支出相应增加,但并不必然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投资的快速扩张。

  从股票市场的表现看,今年前11个月里周期类的股票表现都相当差,但12月份以来投资者对周期类的股票兴趣越来越大,房地产类股票表现出色,与投资有关的钢铁、水泥、机械、煤炭、有色等都有不错的表现。原因当然与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新型城市化”的表述有关,投资者普遍认为,城市化就意味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周期类的行业必然有不错的表现,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已经启动了。

  笔者认为,“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让他们真正成为市民,新型城市化的过程意味着政府用于居民社会保障的支出相应增加,但并不必然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投资的快速扩张。

  退一步说,即使仍然按照以前的城市化道路前进,2013年的投资扩张也难以施展,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障碍:

  第一是资金的障碍。经过10余年的投资扩张,尤其是2009年的井喷式膨胀,企业的负债率已经高高在上,根据有关部门的计算,到2011年底,我国全部企业的总体负债率已经超过GDP的总量,债务余额达到了GDP的110%左右,不仅比欧美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债务率,而且也高于新兴经济体。企业的过度负债不仅意味着这些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已经丧失继续增加金融杠杆的能力,同时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风险在快速集聚。

  尽管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的总体定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结合中国的国情,当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控股的国有企业)的负债无法继续增加时,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难以发挥的。2009年实施的的积极财政中,中央财政的支出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地方融资平台的10万亿的负债。

  第二个障碍是缺少合适的投资项目。从产业结构看,中国的制造业大多数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继续增加投资的空间是有限的,很多人会将目光指向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不会形成新的产能,而且可以消化新增加的产能。但遗憾的是,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出现“超前”状态。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报告的数据, 2001年,中国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为10391.77亿元,2010年便大幅增加到60705.4亿元,增长4.84倍。经过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实际增长仍达3.57倍,年均增长18.4%。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国家巨额投资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规模出现了迅猛增长。铁路部门投资规模的扩张尤其明显,2009年增长63.5%,为近年来的高点。整个“十一五”期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3倍。

  本世纪以来,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之势(见图8),2009年和2010年,曾达到15%以上高位。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世界银行[微博]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中给出的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重不少于5%的政策建议。从下表可以直观地看出,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超前了。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WDI)。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WDI)。

  注:(1)公路密度为国家公路网的总长度与国家陆地面积之比。公路网包括国内的所有道路:快速路、高速公路、主道或国道、次级或地区道路以及其它城市或乡村道路。(2)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数据来自于世界经济论坛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的企业高管意见调查,衡量其对本国港口设施的感受。调查问卷回复采用行业加权平均值进行汇总。最近一年的数据与上一年数据相结合创建出两年的移动平均值。分数从1(港口基础设施十分不发达)至7(根据国际标准,港口基础设施十分发达高效)。

  (本文作者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