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国基:我的台北藏玉生涯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 11:52 《英才》 |
文.本刊记者 王颖 金钱似乎可以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当人们的欲望被极大地刺激后,这种需求的满足也就越来越无止境了,这就形成了“瘾”。企业家们因为拥有更多的财富,所以他们更有条件过把“瘾”。 与“瘾”连在一起的却往往是贬义词,因为它可能使人玩物丧志,成为损耗财富、健康的最大杀手。但是,如果我们能培养自己某方面的“瘾”,有个性一些,有品味一些,反而能在紧张的工作时间之外,打开别样的个性生活。 提语:他挑老婆会很难挑,因为已经习惯了看艺术性、看品相、看价值等。 玉缘 喜欢玉纯属偶然。 联宝科技公司总经理洪国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十七八年前的一天,一位摄影师朋友买了一块玉雕,那块玉雕乍一看像只癞皮狗,完全没有看相。但是经过这位朋友的一番整理,这只玉狗居然栩栩如生了。朋友还跟他讲述,这只狗脚是怎么放的,刀工有哪些特点,以及从狗的形致等方面,可以判断这是宋代的玉雕。 洪国基一下子被吸引了。“花不太多的钱,买块玉佩一佩,既可以养生,还可以附庸风雅一番,何乐而不为呢?”在第一次和“师傅”一起到古董市场,挑了一块白玉辟邪兽后,洪国基对玉的喜爱便一发不可收拾。 以后每逢周末台北的假日玉市,他总要去转一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学习后,洪国基开始出手了。当时还是一名记者的他,将股市上赚来的一些钱用来收藏玉。第一轮的挑选不很成功,洪国基果断地将十几个收藏品全部抛售,结果小赔。 在第二轮收藏开始后不久,洪国基受到一位企业家的启发,“收藏必须要有个人特色”。因为藏品的资源几乎是无穷大,如果见到好的就收藏,最终只会成为财富的象征。书卷气十足的洪国基希望自己能有些特别。 经过对藏品的一番整理,洪国基将人物作为自己收藏玉的专题。考虑到明朝是用玉雕刻人物形象最为丰富的年代,而且刀工艺术性相对也比较高,到清代就慢慢地有匠气了,洪国基锁定元末清初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将关于人神仙佛的玉雕作为自己的收藏目标。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洪国基结识了一些玉器商,他们一进货回来,“我要保证我是第一个看到这些玉的人。”经过多年的积累,洪国基的人物藏品终于由几个增长到了近百个。 “我有一块玉,叫‘李白醉酒’,李白手里拿着一个杯子,笑得眼睛都眯了。他两颊的玉日久天长,变成粉红色,就像是两抹红晕。摸起来很温很润。”洪国基细数起他那些得意藏品时,绘声绘色。 由于这些玉雕的题材都不重复,丰富的人物阵容,形象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民情、社会信仰,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 逐渐地,洪国基对玉的体会、各种知识也是越来越深,在朋友圈里也小有名气,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像他这样把很多精力放在艺术品的人,挑老婆会很难挑,因为已经习惯了看艺术性、看品相、看价值等。 可惜的是,当洪国基来到北京工作后,他的那些宝贝都被送进了银行的保险箱。同时,由于自认为久不操刀,判断力下降,他在内地也很少购买。但无论如何,洪国基认为自己和玉有缘,“因为玉是有灵性的,要收藏玉就需要一种悟性。” 而他自己在收藏玉的过程中,感情有所转移,心性得到调节。工作繁忙、压力大时,看到玉佛开怀大笑的样子,自己的心情也会好一些。闲暇时,三五好友,品着茶,再拿几件藏品出来欣赏,这种时候,洪国基感觉最惬意。 提语:在她的眼里,山是一面镜子,自己是最透明的,人许多最本质的东西都暴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