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洞察 谁来拯救MBA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14:4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记者 桂蔚 中国的MBA教育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状态,人们对这一名词已不再像几年前那样顶礼膜拜了,大家都开始理性的思考,高额的学费是否物有所值?企业也在思考:这些MBA真的能带来管理层的高效率吗?
美国教授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在他的新书《ManagersnotMBAs》中认为:“MBA一钱不值”。他觉得应该在所有MBA毕业生的前额都画上骷髅头的标志,同时打上他们不适合做管理的警告语。 商学院怎么了? 明茨伯格认为,对于在工作环境中更容易学习的技能,传统MBA课程的学生显得太年轻和缺乏经验。“传统MBA项目在错误的时间培养错误的人,得到的只会是错误的结果。”他认为,管理本来是一门要求有热情和直觉的技能,而商学院教授有的仅仅是分析数据的技巧。 沃顿商学院院长贺克对此回应是,“市场对MBA的需求并不这样认为,来自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我们商业教育的发展。至于课堂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实际上我们自己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采用各种培训方法,使MBA接受的教育与实际商业需要吻合。” 而在MBA的发源地美国,则提出了商学院能否培养高质量的经理者的疑问:报考MBA的学生日趋年轻化,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去学MBA,出来就能够管理好一个企业了么? 来自市场的声音 今年的MBA就业市场似乎也平静了许多,而其就业形势则普遍看好,复苏的MBA就业市场也让商学院提气不少。MBA薪水看涨,看来情况并没有学术界想的那么悲观。 目前全国已经有六十多所院校开设了MBA培训教育课程。从最早的MBA试点教育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企业的态度也发展到了有选择地任用MBA的阶段。 上海大学MBA负责就业的主任说,过去很多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知道怎么用MBA。一开始很多企业对MBA期望值过高,盲目引进,后来有了一些教训,又好像不太敢用MBA了。今年,商学院在与企业的交流中发现,用人单位对MBA的看法把握得更为理性了。他们逐渐认识到,MBA需要实践的机会,企业也许应该表现得更有耐心一些。 专家指出,MBA是一项投资,是对自己的人生投资,很少有人一生读两次MBA。做这个投资是商业投资,投入的是学费、机会成本和时间,期望的回报固然是无可厚非的,通过MBA教育希望达到职业提升。如果基于以前行业积累的话,回报的期望可能会在短期或者中期得到比较明确的答案。但是,如果从改变职业生涯的发展,或者寻找新的机会出发,还是应该把MBA作为中长期的投资来看。期望MBA毕业之后起薪翻倍是不太现实的。 商学院的自救 也许是市场的积极信号,让人们重拾对商学院的信心,并开始努力自救。上海大学逆风而上,推出GLMBA的项目,彻底改变目前MBA教育不洋不土的现状,力图培养中西兼备的管理人才,既熟悉国外先进管理思想,同时也熟悉本土企业的管理精英,给中国MBA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他们所提倡的GLMBA,就是做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的MBA;实行双语教学,更多地引入本土的案例,以实现这一设想和理念。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宪说:“我们希望借助的后发优势是,我们可以学习各种好的经验,以形成我们博采众长的模式,如果我们做得足够好,可以避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当然,还有后发劣势,那就是激烈的竞争,几乎没有现成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做特色,乃至运作品牌。我们还将在MBA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育,我个人认为,培养值得信任的MBA学生是我们独到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