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植
1号店是平安集团投资组合里的“灰姑娘”!2010年5月以8000万实际出资额控股电子商务网站1号店80%股权一年后,平安保险集团以6500万美元(约4.5亿元)将其20%股权转让给美国商业零售商沃尔玛。一年间所持1号店股权增值近10倍。平安保险集团在出售1号店股权时却上演了化腐朽为神奇的“资本运作魔方”。
“友情交易”带来的喜与忧
“雪中送炭”却意外“沙里淘金”,只是更进一步却走向“同床异梦”。
平安保险集团与1号店的联姻,更像是平安保险集团高管对1号店的“雪中送炭”。“当时1号店业务快速扩张,已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注资,整个公司资金链将会出现大问题。”一位接近这笔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在1号店“情定”平安保险集团前,1号店也曾接触过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却基于企业估值与资金到位时间方面的分歧没有成功。
“选择平安保险集团,主要是双方高管有着很深厚的友情,平安集团高层原先打算仅仅是救助1号店渡过难关。”平安保险集团收购1号店80%股权的实际出资额,仅仅只有8000万,而非外界传闻的2亿元。考虑到创业团队出让公司控股权,平安保险集团也和1号店创始团队签订了一份经营团队股权激励协议。
接手1号店控股权后如何实现资源整合,对平安保险集团却是一道突如其来的难题。“由于是平安集团最高层拍板决定的投资项目,其实平安集团股权投资部门并没有直接参与这起项目收购,一时也不知道接手1号店该如何实现投资管理服务。”知情人士透露,平安集团将投资创建的平安药网和平安医网划入1号店以实现三网合一,也是平安集团收购1号店后提出的资源整合规划。
记者了解到,长期负责平安集团股权投资与PE投资风险评估的平安信托直接投资部门并没有参与1号店投资决策流程,尽管平安保险集团最终通过平安信托子公司平安创新资本“出面”持有1号店80%股权,但实际出资方是平安集团。
不过,随着整合的进展,平安保险集团却对1号店开始勒紧钱袋,只因平安保险集团发现一号店对它主营业务拓展并没有起到预期的协同效应。“说白了,就是资源整合效果不够理想。”更让1号店处境尴尬的是它难以在平安保险集团交叉营销体系找到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一位曾经通过平安车险电话营销购买产品的车主通过1号店平台续买平安车险产品,这笔收入在平安集团仍会被看成是平安车险部门业务收入,而不会被“视为”1号店对平安车险收入增长的“贡献”。
“1号店收入大增,主要得益于平安方面的资源整合协助。”知情人士分析说,如平安打造综合金融的“万里通”积分平台,已和1号店实现对接:平安信用卡的持卡人能用积分在1号店里购物,“反而是1号店对平安保险综合金融业务拓展的贡献并不如意。”
这也让平安集团对1号店原先考虑的2亿元总投资计划不得不中途搁浅。而1号店自身业务扩张步伐并未停止。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起初1号店管理团队将业务扩张规划与所需资金告知平安保险集团方面,希望他们给予更多资金支持,但平安集团则考虑通过出让1号店部分股权提供业务扩张资金,而不是由集团追加投资。”今年初,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便承担起出售1号店部分股权的责任。
控股权之争
出售20%股权获得未来发展的资金,牢牢控制住控股权的平安集团期待着1号店的未来。
平安集团出售1号店股权展现了“资本运作高手本色”。
红杉资本与腾讯集团最先参与收购1号店股权的竞标。但“平安集团对1号店估值至少在20亿元人民币,红杉资本与腾讯集团觉得估值偏高。”
双方最大的分歧,主要是红杉资本与腾讯集团均提出要得到1号店控股权,但平安保险集团却不愿出让。“09年1号店收入没有超过1亿元,但去年在平安集团帮助下,收入一举超过8亿元,平安集团认为靠着自身资源整合,完全有能力让1号店业绩实现更高增长。” 最终,控股权之争一度让1号店股权转让谈判陷入僵局,直到沃尔玛杀出。
“沃尔玛同意以接近平安集团估值报价接受约1号店20%股权,并承诺让平安集团保持对1号店的控股比例。”而且沃尔玛还同意兑现1号店管理团队与平安集团原先签订的股权激励协议,并出资购买上述部分股权,“所以在这起收购里,1号店管理团队也实现了部分股权激励。”
今年6月,沃尔玛在上海设立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中国总部,并将1号店作为其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毕竟1号店以网络营销快速消费品为主营业务,不像当当网与京东商城分别以网络售书和3C等标准化产品,在快消品的存储与配送方面积累很多资源与运作经验,与沃尔玛的线下大卖场业务构成互补。
在平安集团看来,一旦1号店得到沃尔玛集团的资源整合,其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将更上一层楼,其股权增值空间将远远不止一年间的10多倍。“在沃尔玛决定竞标1号店部分股权时,平安集团已决定不会出让控股权,他们看好的是1号店未来的业绩增长与IPO前景。”
出售20%股权融资,仅仅只是平安集团协助1号店得到业务扩张资金与沃尔玛资源整合,以取得更高股权增值回报的“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