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交行:过去八年M2高增长为通胀埋下货币伏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8日 16:15  新浪财经微博

  新浪财经讯 9月28日消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今日发布报告称,03-10年我国M2季度平均同比增速为16.6%,远高于同期季度名义GDP平均增速14.1%,为通胀埋下了货币伏笔。

  报告称,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未有效推进,数量型货币工具相比于价格型货币工具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货币供给量影响通胀时滞约为1年,近阶段M2同比增速高点为2009年11月的29.74%,但至今年7月份CPI仍连创新高。不过前期4万亿刺激政策积累了较多的流动性,货币影响通胀时滞后性可能延长至20个月左右。

  无独有偶,本月初,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公开表示,偶然的货币超发是推高我国物价上涨重要原因,为解决金融危机国内广义货币M2增长达到非常高的增速。

  不过报告也指出,当前通胀形成因素复杂,不可忽略货币以外的影响因素,尤其是输入性通胀不容忽视。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物价的作用将长期存在,国际资本往来也是国内通胀的另一重要输入渠道,主要驱动因素为国际市场流动性。

  此外,交行金研中心认为未来两年通胀总体可控,通胀长期化风险尚不明显。报告预测下半年我国物价涨幅将略有回落,年底同比CPI将仍居4%左右,全年通胀均值在5.2-5.4%左右。未来两年通胀均值将在2.8-4%之间,2012年底CPI又有重新上涨的趋势。

  同时发布的第七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仍在低位徘徊,但总体来看小康家庭的财富状况仍处于景气状态。(王霄 发自上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