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狙击信贷狂奔:监管层回收流动性的意图坚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6日 09:30  《财经》杂志

  此次加息政策出台,监管层回收流动性的意图坚决。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场旺盛的信贷需求,作为资金供应方的银行身处其中颇为纠结

  《财经》记者 张曼 董欲晓

  2月8日晚,人们仍沉浸在春节长假的欢乐之中,央行突然宣布加息,提高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业内人士推测,从加息时点看,央行应早在长假前就已做好部署。

  另一个被广泛提及的原因,是央行试图抢在2月11日公布1月宏观数据之前释放政策信号。在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可能超过去年11月5.1%的预期下,央行通过加息再度回收流动性,释放调控通胀信号,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需求。

  与央行调控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月狂奔的商业银行新增信贷规模。

  据监管部门统计,1月前七个工作日,日均新增贷款超过1000亿元,其汹涌程度不亚于危机时期。

  此后数日,央行和银监会通过存款准备金、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监管提示等多重手段,警示银行审慎放贷,控制节奏。

  但信贷依然如出笼猛虎,一路狂奔。据《中国证券报》报道, 1月新增信贷总额在临近月底前已超过1.2万亿元。依照全年7万亿到7.5万亿元的信贷总量推算,仅1月单月已占全年目标的16%左右。已达到监管层容忍的上限。

  此次加息政策出台,监管层回收流动性的意图坚决。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场旺盛的信贷需求,作为资金供应方的银行身处其中颇为纠结。一场激烈的信贷阻击战已然展开。只是这一次没有信贷规模指标的管控,让人更难摸到监管的底线。

  组合拳收紧信贷

  1月14日晚,人民银行宣布,从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12个月内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券商报告均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还将继续上行,直至信贷平稳、通胀遏制。

  与此同时,14日前后,央行召集各商业银行负责人开会布置今年资产增速限额,信贷规模也一同推出。此前有媒体报道,四大行一季度的新增信贷规模数据分别为:工行2109亿元、中行1800亿元、建行1962亿元、农行1388亿元,总计7259亿元。

  但1月新增信贷总量依然突破1.2万亿元。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数量型调控工具的效用明显不足,于是2月8日晚,央行再度启用价格工具,宣布加息。

  平安证券固定资产收益部执行副总经理石磊认为,本次活期存款利率上调了4个基点至0.4%,今后可能继续上调,这对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会有巨大影响,对于社会平均资金成本有明显的推升作用。本次加息的期限结构特点显示决策层仍急于提高存款利率水平,以降低实际负利率的程度。这预示着未来仍具备可观的加息空间,且下一次加息时间应不会与本次相距很远。

  在调控当局人士看来,勒住信贷缰绳并非易事。2009年1月,银行在“4万亿”号召下放出1.62万亿元天量贷款,成为提振经济的功臣。行动较快的建行、中行也饱尝市场扩张的成果,并被多家银行效仿。此后信贷潮屡禁不止。2010年1月第一周,新增贷款激增6000亿元,央行数次祭出存款准备金率处罚,银监会也数次劝告银行,最终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以1.39万亿元收场。

  今年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任务重归央行负责,银监会则从审慎监管角度予以配合。此前央行召开2011年度工作会议以及针对商业银行负责人的政策吹风会,明确使用新的信贷调控工具,即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据了解,央行已经确定了差别准备金率计算公式,并要求各行据此约束信贷投放量。

  在央行此次加息前,更严格的调控已深入至银行的日常经营。某大型银行人士透露,银监会已开始用每日上报存贷比约束银行放贷行为。具体在执行存贷率时,不是按照日常法定的75%,现在达到73%就算触线,监管层就会对放贷进行控制。

  “这个时候全凭自觉。”一名大行信贷高管表示,2011年货币政策稳中从紧已是共识,冲规模占市场的做法已经是过去时了,现在就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规模,获得尽量多的收益。

  无形的规模调控

  多家大型银行人士透露,四大国有银行月初已初步明确了2011年放贷规模,“以去年规模为基础,减少10%-15%”,然后将此总量分解至各行业、各地区分支机构,进行矩阵式管理。

  “基本上大行是按照14%-15%的资产增量定的经营计划。”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说。

  据了解,上报经营计划时,各银行计算今年信贷投放量基本是按照全年整体7.5万亿元的盘子推出。“最终结果被砍得很大。”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说。

  “各地分行叫苦不迭。基层储备了大量项目,需求非常旺盛,但是规模已经被限定。”上述总行信贷人士表示,分行不断给总行打电话,希望给一些宽松余地。但是,今年控制规模已经纳入了银行人员的业绩考核,不能轻易突破。

  同时,各商业银行也收到监管部门的意见,贷款投放要均匀,月信贷投放最好只占全年的1/12,季度投放节奏“3∶3∶3∶1”,季度内月份则按“4∶4∶2”投放。规划“最好给年初留下提前量”。

  “这就是要所有银行按同一个节奏跳舞。”中行资深业务人士表示,银行对规模考核,已经精确到每日一汇总,数字精确到个位,“给我3800亿规模,就能控制到3799.5亿。”这种过于微观的约束,束缚了银行拓展的手脚。

  相比于去年大量融资后资本无忧的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贷存比等更多的监管限制。中信银行总行人士表示,中信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直未达监管要求,“今年的信贷控制得非常非常严格,公司业务都快没得做了。”

  实际情况却是,贷款需求很旺盛,银行竞争也很激烈。据多位银行信贷部一线人员透露,目前贷款需求与去年年初差不多,关键是供给量被控制。受访的地方企业和政府人士也表示,各方面资金需求量都很大,并没有下降趋势。

  至今,银行今年的信贷投放总量目标仍是未知数,取而代之,央行提出对信贷通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动态调控。据了解,该指标的计算吸收了最新国际银行监管规则Basel III的部分原则,与银行资本水平、信贷发放量以及“经营是否审慎”有关。在资本水平等较难改善下,信贷量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准备金率指标调控信贷量被业内人士认为“向市场化一步”。“现在总行的人都很紧张,怕超规模后被提存款准备金侵蚀利润。”一位股份制银行分行人士说,所以给分行施加的压力很大。

  “虽然至今还没有今年整体信贷规模的具体数字,但大家的基本判断是7万亿-7.5万亿元。”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说,“否则一些续建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无法保障,会逼出坏账的。”

  “对信贷额度进行控制,实际上会带来很大的扭曲,分派额度也没有太多依据。”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副董事廖强说,“对银行的激励机制也就谈不上了。”

  倒逼银行业务转型

  与以往的加息策略不同,此次加息将活期存款利率少有地提高了四个BP(一个BP为万分之一),三个月、两年、三年期定期存款提高了35个BP,五年期存款提高了45个BP,上调幅度均高于上轮加息周期。这显示央行有意控制商业银行利差的进一步扩大,其结果则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息支出。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研究员邱志承表示,央行此次非对称加息,会使银行息差扩大的趋势明显放缓或者停止。

  资金成本上升、信贷规模控制、资本约束、息差扩大止步……商业银行开始转变以往依靠存贷差赚取利润的经营模式。

  一位参加了1月银行年度工作会议的上市银行人士总结称,今年的关键词就是压规模、拉存款,同时要大力开发中间业务,节约资本的同时提高收益。

  为了约束基层分支行的放贷冲动,部分银行今年将绩效与拉存款、压贷款和创收挂在一起。据了解,为了调整信贷结构,给高收益业务腾挪空间,目前中行、建行已经停止个人按揭贷款发放,而交通银行也暂停了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短期贷款。

  在贷款结构上,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银行同业今年普遍想在大客户领域退一点,往中小型企业客户发展,提高收益,预计对中型企业客户的竞争比较激烈。

  2011年,民生银行制定了较为激进的小微企业贷款目标。据记者了解,民生银行2011年 “商贷通”业务规划为余额2700亿-2800亿元人民币,占信贷总额约为20%。

  一位邮储银行人士表示,“今年公司业务被砍了几百亿的额度,因为要向中小企业等方面倾斜。”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发展,大型企业脱媒趋势显现,纷纷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获得低成本资金,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则作为企业承销商,赚取中介费用。“正在筹备的私募债发行和债市扩容,也会增加债券发行量”,银行可以通过中间业务等多种方式来给大企业提供服务,将规模留给收益更高、风险可控的中型企业。

  邱志承认为,较长期来看,国内外的银行监管环境,均从资本、杠杆率以及损失准备等多角度趋于严厉,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趋于下降,国内趋紧的货币政策也将给资产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所以银行会加强中小型企业包括个人客户营销,最近及未来一段时间债券市场发展较快,对于银行信贷会有一定的替代,银行的客户转型将是中长期的趋势。

  尽管银行业谋求转型,但央行等监管部门依旧对信贷规模心存忧虑。刚刚过去的1月地方“两会”中,诸多省份提出未来五年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

  一名监管层人士表示,严防死守不是办法。大型商业银行对地方分支行控制力度较弱,而地方性银行的公司治理运作薄弱,这都是银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2011年监管层要引导银行精耕细作,来逐步解决各种痼疾。银监会2011年将继续推动“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银行实贷实付、加强贷后管理,并拟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将风险与激励挂钩,倒逼银行稳健经营。而对去年行业调控的主要领域如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等,2011年依旧是重点,银行需要将贷款增速控制在平均水平之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