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 辛灵
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在即,中美汇率再交锋。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上周表示,中国必须就美国提出的人民币币值过低问题采取更多行动。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和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则相继回应称人民币升值无助解决美中贸易失衡。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近日亦表示,人民币目前并不具备大幅升值的潜力和可能性。此外,国际清算银行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4.72%,近日来人民币兑美元亦急升并已踏入6.5的关口。
人民币升值空间到底有多大?会一路升不停吗?与多数研究机构的判断不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从购买力角度看,人民币并未被低估,实际升值空间十分有限,未来5年甚至会兑美元贬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亦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上升空间有限,且对中美贸易顺差没有显著影响;调整顺差的方式不应是人民币升值,而是提高工资水平、能源价格及环境维护成本,并理顺内部价格关系。
人民币购买力已明显下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告诉南都记者,目前被美国政客广泛引用的人民币低估24%-40%的估计,是源于美国彼得森经济研究所做的“基本均衡汇率估计”。2009年,该研究所根据IM F预测2012年中国经常账户占G D P的比例(10.6%)和他们设定的进口系数0.3,测算出要实现经常账户占G D P的目标比例(4.0%),那么2009年到2012年,人民币需要对美元升值40.2%。2010年,根据IM F预测2015年中国经常账户占G D P的比例(8.0%),该研究所又测算出要实现经常账户占G D P的目标比例(3.0%),5年内,人民币需要对美元升值24.2%。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美国彼得森经济研究所的上述估计明显过高。陈志武分析,该预估是从贸易顺差的角度得出的结论,然而在经济学中,贸易顺差并非确定汇率的唯一方法。相较而言,陈志武认为,根据购买力来确定汇率,更接近经济的基本面。
从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来看,陈志武表示,近年来尤其是过去一年,因通胀攀升,人民币的购买力持续下降,而数年来美元的购买力并未明显下降。“并且,未来5年,人民币购买力随通胀攀升而下降的趋势明显。”陈志武说,“虽然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美元贬值,但就目前来看,美元购买力持续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莫尼塔最近发布的研报亦认为,美元贬值周期或在今年逐渐趋于结束,预期2012年联储将进入加息周期,美元届时可能出现一波较为显著的走强。
不仅如此,从中美物价对比来看,陈志武分析,如果扣除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差,同样的商品在中国的价格比在美国要高。“这说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不是太低,而是太高。”陈志武表示,未来5年,人民币兑美元不仅升值空间有限,甚至还会贬值。
就2011年而言,尽管多数机构预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到5%,但在陈志武看来,这些估计都过高,他预计2011年的升幅仅2%到3%,且单纯是受压的结果。“从经济来看,人民币没有升值压力,也没有被低估。”陈志武表示,2%到3%的估计,是从往年验总结而来的。他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不断攀高,主要是为中美峰会预热,而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有可能会很快回落。
贸易顺差更多源于劳动力低廉
尽管在一段时期内有起伏,但由于我国的贸易顺差,欧美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显然还会持续存在。但人民币升值是否就是减少顺差的法宝呢?这点尚存争议。
陈志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仍然较强,预计顺差仍会长期存在,但经常性项目顺差对我国G D P的强力拉动,将很难持续。由此,经常性贸易顺差对G D P的占比将减少,据此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也站不住脚。陈志武认为,过去30年我国的出口潜力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金融危机导致欧美需求锐减,把W TO红利也就是我国的出口红利消耗得差不多了。而金融危机过后,即使欧美经济复苏,美国也很可能从战略安全角度抑制中国,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
况且,就我国来说,人民币汇率只是造成贸易顺差的因素之一。陈志武表示,我国贸易顺差不断上升,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劳动力价格受到挤压,而获得产品成本优势。因此,陈志武认为,我国与其通过人民币升值,不如通过提高工人待遇,来调整出口。“虽然提高工人待遇会增加成本,影响出口,但跟人民币升值相比,经济增长能真正惠及于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告诉南都记者,从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比分析来看,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顺差变动没有显著影响。相反,中国物价上升使中美贸易顺差下降,说明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是中美贸易顺差的主要推动力。跟陈志武的观点相同,孙华妤认为,中国贸易收支大规模顺差是不可持续的,但调整的方式不是人民币升值,而是提高工资水平、提高能源价格、提高环境维护成本,并理顺内部价格关系。
人民币升值或影响生产要素价格调整
孙华妤表示,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力基本要素成本被扭曲压低,出口企业利润本已微薄,如果在各要素价格没有上升到合理水平前,人民币升值的话,企业为了生存,只能进一步压缩成本,这样一来,工人工资等更难上调。孙华妤强调,只有在基本要素价格合理化之后,市场才可能形成合理的汇率水平。她担心,在基本要素价格扭曲被纠正之前,名义汇率的调整也就是人民币升值,会压缩基本要素价格调整空间,令根本性的价格改革投鼠忌器,甚至延误纠正基本要素价格扭曲的有利时机。
在孙华妤看来,包括生产要素在内的物价上升,从而使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比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上升,对减少顺差的作用更加明显。并且,若将物价因素考虑在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到达较高水平,人民币升值空间十分有限。不仅如此,根据实证研究,孙华妤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将造成150万的失业人口,升值2%,新增失业300万,以此类推。而且,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下降而刘易斯拐点接近,必将提高劳动者收入,理顺我国内部价格关系,这将导致各行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空间将更有限。
至于欧美提出的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我国减少通胀,陈志武表示,这主要是针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上涨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来说的,但目前的形势是,我国所面临的是全面性通胀,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抑制通胀攀升、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趋势。虽然人民币升值会使输入性通胀下降一些,但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会变得更低,人们对通胀的痛感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