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访美的经济领域新气象
作者:陶短房
自9月22日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先后走访了西雅图、华盛顿和纽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外事、经贸交流活动,按照中国外交部的清单,此行共取得5大类49项成果。
自9月22日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先后走访了西雅图、华盛顿和纽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外事、经贸交流活动,按照中国外交部的清单,此行共取得5大类49项成果。
就经济层面而言,这些成果既有务实的,也有务虚的,前者包括设立中美旅游年、电影业合作、高科技企业(尤其IT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等)合作、商业订单等,后者则包括市场开放、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合作、投资意向等方面的一系列共识。
此次行程中,习近平主席大体按照“先经济后政治”、“西边谈经济东边谈政治”的脉络展开。美国西部聚集着众多和中国关系密切的企业,包括IT、互联网+、精密机械、飞机制造、新能源等,也聚集着为数不少商业领域的“知华派”和主张与中国维持并发展密切经济关系的人士,当地地方政府也更能体会和大胆表达这种对华政策主张。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和多位对美进行国事访问的前任一样,将这里当作第一站,并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经贸活动。
诚如许多分析所言,此次访问在经济上收获了不少“喜”。
和前些年不同的是,此次访问经济上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股市剧烈震荡引发广泛担心,美国又正值选战期间,从政治圈到经济圈,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以及这种前景会否影响到美国经济自身的担忧、猜测不胫而走,甚至连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和利率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牵制,这些情绪和杂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澄清,势必对中美间经贸关系的发展,甚至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稳定构成不利影响。此次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平台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前景长期看好、风险可控,并先后得到美国商界和行政部门的公开首肯,将有助于安抚市场,平息此前一些造成波动的喧嚣。
此次访问期间,中国和美国商界间的交流有了新的气象。
长期以来,美国商界、尤其互联网等高科技新兴产业巨头,对中国市场的态度都是颇为微妙的。一方面,它们是美国各界中对中国“分量”感知最深刻、对中国市场现状、前景和潜力抱最大希望的一部分人,微软[微博]、苹果等巨头都有在中国市场几起几落、锲而不舍的复杂经历,且如今都收获了丰厚回报,微软是此次习近平主席抵达华盛顿后首批“大单”中除波音外最大的获利者,而苹果则仅在最近的一个季度就靠手机从中国市场赢得近500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25%以上。也正因如此,在习近平主席到访华盛顿期间,互联网巨头们才会联署一封致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公开信,敦促两国间尽快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为两国间更广阔的经济合作和投资提供必要的框架。曾有评论称“美国商人是促进中美关系发展的主力军”,这话并不过分,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巨头在这方面更是一马当先。
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对中国市场和投资环境牢骚最多者之一。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和中美“冷战蜜月”期间,他中一些“大佬”便率先批评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不少美国互联网企业对长期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有怨气,对中国市场某些“条条框框”也啧有烦言。
而此次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尤其是美国西部的一系列经贸交流、对话活动,对拉近中国和这些“老伙伴”间的情感和关系有所助益。习近平主席不仅多次强调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给予美国高科技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公平竞争待遇,更通过和微软等美国企业签署一系列“大单”及合作意向,具体、形象地展示中方的言必行、行必果。互联网论坛和圆桌会议后,一度趋于沉寂的美国商界要求中美自贸协定谈判“提速”的呼声再度高涨,应被视作习近平主席此行最大收获之一。
此外,在“大单”方面,此次较以往的一味“单边买入”也有进步。
以往中国常常通过“大单”展示对美经贸方面的包容、怀柔和安抚,其特点是“单边送礼”——— 送商机、送利润、送就业岗位,而这次则变成了“有送有拿”,如微软的一系列合作项目就不仅仅是订购,也包括微软在中国投资合作项目的增多和“升级”;波音的300架客机、价值380亿美元订单也不仅仅是给美国本土创造就业机会,而是把在中国设立波音首个总装厂包含在内。
但也应清醒看到,此次访美固然收获了不少“喜”,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分歧和矛盾也依然存在。
此次美国之行固然有许多实的、虚的收获,但几个老大难问题仍有存留:中方始终强调希望美国放宽对华民用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消除对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各种障碍,事实上正是这些限制影响了中美贸易间的平衡,因为中国想买的东西(高科技产品和知识产权)美国不卖,美国拼命兜售的(农副产品、客机等)中国又已买得太多。对此痼疾,此番习近平主席再度在美提及,而美方照例顾左右而言他——— 只谈贸易逆差而对何以有此逆差避而不谈。
同样,在中美自贸协定谈判上也尚无实质性进展,这一中美贸易、投资领域最重要的框架性协定的谈判,大有如昔日“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谈判一般颇有“马拉松议程”的迹象。
再有,如波音“大单”中包含其首座海外总装厂,但此举对一直对“中国抢走美国就业机会和市场”耿耿于怀的当地工会、部分企业协会和部分政治家恐怕会是个新的刺激和借口——— 更何况如今是选战期间。
此行中所收获的“喜”,许多都需要时间和努力去落实和消化,以争取利益的最大化;此行中所留存的分歧和矛盾,则同样需要时间、努力和耐心去消解、磨合,将摩擦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中美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彼此间既有最多的共同利益,又有最多的分歧和冲突,这都是正常的,长期以来双方早已形成了众多约定俗成的沟通渠道、交流平台和明规则、潜规则,最高领导人的互访通常只是阶段性成果的宣示,而具体的“碰撞”往往早已尘埃落定。正因如此,或许我们对这种高层互访也应抱持一份平常心——— 无大喜也无大惊,或许才是两大经济巨人[微博]间高层互动的理想境界。
陶短房(旅加学者,知名专栏作家,国际政治、经济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