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CPI仅0.8%创62个月新低 半年内将或再降准

2015年02月11日 01:24  每日经济新闻 微博 收藏本文     

  1月CPI仅0.8%创62个月新低 货币宽松预期加强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由于春节因素影响,国家统计局不发布今年1月投资等主要经济数据,而CPI和PPI就成为观察当前实体经济运行的一个窗口。

  昨日(2月10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月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其中CPI同比首次跌至1%之下,创下62个月来新低,而PPI则延续连续35个月负增长的态势。

  尽管央行[微博]上周已经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在如此欠佳数据的影响下,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窗口或将再次打开。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以往央行的政策放松周期往往同时启动降息降准,以同时增加信贷的供给和需求。结合当前情况来看,预计未来应至少有1次以上降息,2次以上降准。

  物价涨幅跌落至1%之下

  1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分析其个中原因后,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因素都指向同一个字: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说,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受天气影响,鲜菜价格同比由涨转降,从2014年12月份上涨7.2%变为今年1月份下降0.6%。此外,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涨幅也出现回落。这三类食品合计影响CPI涨幅回落约0.43个百分点。

  由于今年春节和2014年春节发生在不同月份,也使得CPI受到节日扰动因素影响。余秋梅说,2014年春节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致使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此外,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约0.07个百分点。

  上述因素共同导致了1月CPI的走低,据测算,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回落0.58个百分点,约占CPI同比涨幅回落的八成。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月翘尾因素为负是全年最低。因此,预计春节因素难以显著推升物价,近期CPI同比增速仍将低位运行。

  民生证券报告还称,考虑到原油库存高企,油价反弹力度和持续性预计偏弱,未来油价还将继续拖累物价涨幅。

  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

  1月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这一指数已经连续35个月呈现负增长走势,早已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并且在不断刷新纪录。

  余秋梅分析称,受国际油价和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今年1月国内部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降幅加深。

  具体来看,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四个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2.7%、11.5%、32.9%和6.7%,分别影响本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9、0.9、0.5和0.5个百分点,合计影响约2.8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5%左右。

  由于工业品价格的持续通缩,将不可避免会侵蚀企业的利润率,并且直接降低企业的投资意愿。将使得实体经济低迷,工人待遇也会受到影响。

  有接近决策层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期,中国生产能力出现大量过剩,供大于求,引起了物价的下跌,尤其是工业制造业,包括房地产等领域,都出现了收缩,相应地出现了通缩的周期性问题。

  连平说,在全球初级产品及工业中间产品整体走弱的背景下,输入性通缩压力有增无减,工业产品价格整体低位运行的态势难以改观。产能过剩下内需不足,难以对PPI的改善带来支撑。

  上述业内人士还称,此轮工业通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 “结构性转变”正在进行,这一调整和转变的进程将是缓慢的和渐进的,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交行报告称,同时考虑到2015年上半年PPI翘尾因素均低于-2%,因此,预计PPI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

  预计半年内将降准一次

  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表示,通缩与通胀一样,都会对经济产生破坏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在我国当前通缩还是轻度的,而且对前期高通[微博]胀和价格泡沫具有一定的矫正性。

  有观点认为,物价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直接联系,目前货币政策偏紧是导致物价下行态势持续的主因。

  上周,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招商银行报告称,从对冲流动性萎缩的角度来看,此次降准的环境与前两轮大不相同,效果并不会特别明显。如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是央行下一阶段施政的重点,在全面降准+定向宽松的基础上,进一步降息只是时间问题,预期节后降息的步伐将会跟上,且大概率是对称降息。

  民生证券报告称,通胀低位徘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持续下行导致实体总需求不足,稳增长的力度和强度难以抵掉房地产下行、地方造城运动收敛和私营部门投资下降的合力。出于通缩和金融风险防范的考虑,货币还会继续宽松,2月降准不会是货币宽松的终点。

  若对比政策历史,上次物价跌至1%之下时的2009年,国家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并很快扭转了物价通缩局面,但其后续影响也显而易见。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明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周降准恰恰是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的中性或稳健性,而不是要搞大规模刺激、大水漫灌。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提供的报告称,由于中国成长放缓、流动性紧张,全面降准在预料之中,但是其他定向降准则是意外惊喜。鉴于中国通胀回落,预计未来6个月央行还会降准一次,降息一到两次。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降准CPI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专车司机谈出租车:你们不好好把握饭碗
  • 体育CBA季后赛北京3-0晋级 广东2-1东莞
  • 娱乐葛荟婕祝福怡峰恋酸味浓 称其四眼短腿汪
  • 财经财政货币政策或集体上阵“抗通缩”
  • 科技高通被罚61亿元成最大反垄断罚单
  • 博客罗永浩:我为何给开源机构捐款200万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学年薪千万招校长 需会至少3门外语
  • 钮文新:定力不是央行贻误战机的借口
  • 叶檀:出口企业残酷淘汰赛已开始
  • 连平:人民币面临较大阶段性贬值压力
  • 董少鹏:股票期权独孤九剑对散户公平
  • 管清友:PPI好转可谓遥遥无期
  • 齐俊杰:网贷坏账后 咬牙也要先垫付
  • 易宪容:中国“外逃”资金会流向哪
  • 叶荣添:节前券商要暴涨 三年赚5倍
  • 徐斌:“猪周期”将见底 可稍乐观
  • 李大霄:A股市场的黑五类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