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陷通货紧缩证据不足 四季度将平稳增长

2014年10月21日 17:45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收藏本文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周锐)CPI创56个月新低,PPI连续31个月同比下降。价格指标的疲软让一些机构和学者发出“通货紧缩”的示警。对此,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回应说,“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这一判断的证据不足。四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较大。

  盛来运是在国务院新闻办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番话的。

  2014年9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创出近56个月新低。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8%,连续31个月同比下降。

  一些机构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通缩迹象,至少已经出现陷入通缩的风险。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微博]表示,9月份通胀数据持续走低反映出增长仍面临着显著的下行风险,当前应警惕通缩风险,期待出台进一步的宽松政策。

  对此盛来运指出,通货紧缩一般是指市场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持续下降。但今年以来,中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

  盛来运指出,9月份CPI回到2%以下。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从环比来看,9月份中国CPI环比上涨了0.5%,这说明中国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

  盛来运表示,随着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初步判断未来几个月中国CPI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通缩的证据不足”。

  对于四季度经济走势,盛来运表示,国家统计局总的看法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较大。因为现在中国仍处在战略机遇期,支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发展条件和潜力比较大。

  一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仍然能给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二是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会继续得到发挥。三是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关键阶段。四是新一届政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创新会给经济发展赋予新的动力和活力。

  盛来运强调,今年以来,中国官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应会继续得到发挥,“从这些方面看,四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完)

文章关键词: 中国经济CPIGDP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独家制图:法治力量-拯救小明的悲催生活
  • 体育詹皇18+7+6欧文28分骑士克公牛 罗斯30分
  • 娱乐曝叶璇宠物狗撕咬李依晓致缝二十多针
  • 财经天下第一司的故事:副司长平时只抽芙蓉王
  • 科技苍井空做内衣电商:半数买家为男性
  • 博客李依晓:被狗撕咬缝20多针始末(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性教育手册尺度大(图) 国考最热职位
  • 洪榕:因融资融券而好A股未来
  • 余丰慧:不必对GDP增速回落大惊小怪
  • 管清友:经济最坏的时刻暂已过去
  • 杨红旭:货币面不支持房价强势上涨
  • 余丰慧:以新常态思维看外资隐性退潮
  • 张庭宾:全球央行为何“性无能”
  • 洪榕:披露一个A股市场的捡钱策略
  • 高善文:短端利率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 金岩石:创业板企业为何能卖高价
  • 林伯强:油价暴跌对中国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