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CPI和PPI双降 分析称定向宽松仍将继续

2014年09月12日 02:34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受翘尾因素和内需不足影响,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较7月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降至4个月低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1.2%,较7月跌幅加深0.3个百分点,同比跌幅为3个月来最大,环比则连续8个月负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CPI将继续保持低位,全年通胀压力不大,PPI今年难以转正,多项数据均显示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疲弱,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增大。

  “CPI涨幅回落主要还是翘尾因素所致,新涨价因素和食品价格环比都是上升的,但其涨幅低于翘尾因素下降幅度。”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随着翘尾因素从8月开始逐渐回落,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将低于上半年。

  PPI已经长达30个月连续同比下滑,史上罕见,上次长时间下滑需追溯到1997~1999年期间。而在众多专家看来,8月CPI涨幅回落,PPI明显回落,主要源于中国经济需求不足。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PPI持续为负,反映出产能过剩仍是一个主要矛盾,国家提振需求可能会缓解一部分压力,但伴随着价格跌幅的收窄,部分产能也容易死灰复燃,这又会使得价格下跌压力加大。未来可能继续维持这样的格局,PPI很难转为正增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也认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工业品价格形成的压力依然存在,工业品市场供需形势仍不乐观。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均暗示,中国内需依然疲弱。分析人士预测,目前经济走势的颓势可能会迫使决策层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包括放松房地产和货币信贷等。

  “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动力来自于改革,未来政策重心要放在促改革。短期之内,财政和货币可能会维持之前的基调。”唐建伟称,财政还是积极的,因为全年3.5万亿的预算赤字显示还有很大空间;货币仍偏宽松,操作方面以保持定向宽松为主,全面降息降准可能性不大。

  李慧勇认为,从目前来看,降低融资成本仍是头等大事。除了国家引导之外,降息还是最有效的一个手段。建议把降息和利率市场化结合起来,可以在降息的同时把利率上限扩大,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也有助于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文章关键词: PPICPI定向宽松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上海1家幼儿园毕业典礼放日本军歌
  • 体育世界杯-美男篮进决赛 科比会诊拜仁队医
  • 娱乐春晚总导演至今未公布 恐因节俭规模变小
  • 财经国资委缘何被国企领导吐槽:亟待自我革命
  • 科技iPhone 6第二批开售仍无中国大陆
  • 博客普京为何在蒙古听国歌时痛哭流涕?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父子同窗3年双双考上大学 儿一本父二本
  • 许一力:混改是A股牛市真正原动力
  • 明天的天:楼市下跌时房子保值的方法
  • 天天说钱:买地产股好过买房子?
  • 李锦:政企不分开 国企腐败将不止
  • 叶檀:四川式救楼市 政府算盘打得精
  • 钮文新:中国实际已经发生通货紧缩
  • 水皮:高盛忽悠抄底A股 需多一份清醒
  • 黄有光:量化宽松为何没导致物价大涨
  • 凯恩斯:创业板必创历史新高的两理由
  • 易宪容:沪港通会导致港股A股化吗